作者:廖学忠

说明:廖学忠先生是《金井漫话》的发起人之一,第三第四期的责任编辑。老人家已经去世多年,他发表在第六期上的这篇给妻子的悼词,给人印象非常深刻,感人至深。推荐阅读。

廖老师是民国时期的大学生,国学功底深厚,他毕业后参军报效国家,但是在新中国却受到批斗迫害,让一家子担惊受怕多年。文中最后的“红门”一词就是这种害怕政府批斗心理的反映,意思是:“老伴啊,来世你就嫁个根正苗红的人家吧,安安稳稳过日子,不要再找我这样的了。”

廖老师退休前,是双江的一个语文老师。

原文如下:

老伴张杰于1997年古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去世,终年76岁,于兹五年矣。忧患余生,白头失侣,凄然为悼,老泪如珠。

五年生死两茫茫。当年此日,大雪纷飞,天亦有情,为我披素装。梦里相逢,应有千言万语,却为何,无语意彷徨?阿叔、前婿、妹夫、老太,可曾泉下诉衷肠?

人言西国是天堂,料想是,官吏清廉,无人索贿贪赃,各安本分,无盗亦无娼;和平相处,不以阶级为纲。

汝性本纯良,凡事要随和顺应细思量。

每观遗容,福态安详。眉宇间,掩不住几分遗憾,几许沧桑。

莫牵挂,莫哀伤。爱女已再婚,雍睦和谐,新婿教书郎。组建家庭,侍老教幼,有法有章。供销体改,迁回故里双江,仍操旧业,独自经商。栖息于斯,安居市井有楼房。

爱孙卒业大专,再争上进,攻读本科兼上岗。

我犹顽健,八十初度,阿妹自台归来举寿觞。休闲寻趣诗书,村头信步看斜阳。

弟嫂诸侄,与时俱进,个个都比昔日强。幸遇明时,春风惠我,家享小康。

深愧疚,银婚岁月,我入另册,恶浪频惊,汝心终日惶惶。人前强作欢颜,万绪千愁,暗自泪成行。那堪枉受株连,蒙冤受屈,哭诉无门问上苍。皆因我,心身劳瘁,未老满头霜。

环顾几多“恩爱”,雷雨来时各一方。知我爱我,任凭风浪,同舟共患度时光。捡柴归来,粗茶淡饭也芳香。寒夜灯前,缝缝补补破衣裳。

我常深夜作文,几番耳边软语:“夜深怕着凉。”劳累伤腰难愈,为我求医问卜,抓药熬汤。家计艰难,身居逆境,无悔无怨,苦楚内心藏。凡诸琐琐,当时谁料,今日追思尽断肠。最无奈,漫漫长夜,剪不断,如烟往事总难忘。伴我者,唯有一钩凉月,寂寞照帘窗。

检点衣柜遗物,伤心几件旧时妆。新婚影照今犹在,犹似生前,相偎朝夕话家常。开怀处,春回雾散,平冤复职,使汝破涕为笑,喜泪盈眶。

君先去矣,白头偕老未成双。人言心电感应,相期家运日兴,更期国运隆昌。但冀后人超我辈,敦品力学,创业兴邦。我复何求,乐天知命,惜时惜福阅沧桑。但恋承平盛世,不自叹冯唐。

嘱卿来世,不遇“红门”夫婿,莫结鸾凰。尔安尔居,天老地荒。

汝在九原,要与邻为善,护佑村坊。清风明月夜,魂梦好还乡。

家山安寝徜徉。茶林送爽,风舞修篁。遥伴群山叠翠,溪水流长。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