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庙座落在金井镇南方十五华里的思公桥,庙前即原来由湘阴越金井直达浏阳的古道,解放前,肩挑车运商旅之客,络绎不绝。庙就建在这古道旁的福星山上。

古庙上下两栋,左右筹厂相接,门联云:

“神栖福地;光焕星垣。”

下栋设有戏楼,两边马栏里的神骏,跃跃欲动。

由十余级青石叠成的阶级而上,即到上栋。正殿由三缝四个大柱组成。中柱曾有联云:

“当攻之不可达之不及之时,束手待良医,回天端赖神明力;论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之理,悬丝凭造物,笑我真如傀儡人。”

神坛前还有一联云:

“残烟丹灶尚然乎,贮将金液银丸,何止禁方三十首;春色青囊无恙否?愿以灵枢玉版,活此生民百万家。”

这两联系清代榜眼安化黄自元书。

药王菩萨左脚踏龙,右脚踏虎,栩栩如生。人们不禁要问药王踏着龙虎的来历,于是便引起下面两段历史故事。

据《尚友录》中的孙思邈事略记载:唐代大旱之年,玉皇责令东海龙王布雨,龙王苦于海涸无水,全力以赴熬了二十余天,三太子因奋力应命不幸得病,遍身鳞甲内遭水蛆所蚀,求救于药王,药王即教以樟树叶夹鳞之法而得愈。东海龙王有感于药王救了三太子,便以传家宝——《龙宫秘方》献给了药王。又一次,药王在太行山行医时,这山里有一只老虎因吃掉一个女人而被其头簪刺在喉内,吞吐不得,痛伏于道旁。药王于归途中见了老虎,不禁大吃一惊,在逃躲不及的时刻,便道:“畜生,非要吃我不成?”那虎连连摇头。药王见他有痛苦之状,便又问道:“汝莫非有求于我?”虎即点头示是。药王便跑到民家找来竹筒戴在肘上为老虎拔了口内的簪子,敷上药,老虎不久痊愈了。漫道它是吃人的大虫,却能知恩图报,后来与龙王三太子一起归附了药王。

药王本姓孙,名思邈,是我国历史上第十三代名医。他是隋唐时候人,读通了儒经佛典,因为他心地特别善良,怜恤人民疾苦,立志行医。所以隋皇帝屡召他进京当官,他坚持不去。后来唐取代了隋,李世民当了皇帝,慕孙思邈的才能,接他进京,要授予他高官厚禄,他又当面谢绝了。并对皇帝说,请允许我当个药中之王吧?”于是唐王准奏,便封他为药王。当下武官尉迟恭不肯,认为一国不能有两个王号,欲动干戈,可是见药王有龙虎相助,便折服了。

孙思邈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古代神农扁鹊的医术,又以自己在实践中所积的经验,著了《千金秘方》和《千金翼方》等书备三十卷行世,历来的中医奉他为祖师爷。可知药王菩萨的灵气并非是偶然的。

古庙毁于“文革”,当年名人所题的联匾,尽毁无遗,所赖感应常昭,当地百姓黎民’有寒暑星灾,举皆有求必应。随着时代的开放,人们感其恩,效其力,捐资献物,由是新的药王庙重建起来了。其规模宏伟壮丽,不减当年。前柱增刊二联云:“不应隋召唐征,重民命若干金,实践验方归药录;贯通儒经佛典,轻官衔如一芥,专心医学傲王侯。”“药物素有灵,盛世重兴,桶井甘泉滋万户;王侯高不仕’庶民共仰,神坛香火旺千秋。”

    现以范(林)、赤(马)公路的修通,桐仁桥水库旅游区的开发,更吸引了许多游客车连花接,膜拜观光。因为他给予人们是一个清吉平安的信念。有感于药王庙的兴废,今人有一联作为告诸来者云:

    兴废有何常,事在人为,但愿此兴终莫废;

    古今原匪异,神随心应,须知无古不成今。

   原文作者: 余伯谦(《金井漫话》第一册)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