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蒙天子化天王(大土寺)

相传在唐朝末年,有两个和尚法号大鉴、大贞,物色长沙东乡道尼岭创建了“大土寺”。香火很盛,一直流传下来。

    丙寅年,明武宗即位,年号“正德”,登基之时,年仅十五岁,只知贪图玩乐,不视朝政。伺奉武宗长大的太监刘瑾,深知他的性格僻好,每天进献鹰犬,歌妓、舞蹈和百戏杂技,以腐蚀武宗的心身,更不顾宫中的禁律,教唆、诱导武宗化装易服,精选一批心腹太监服侍’整日到宫外去寻欢作乐,以便挟持天子,控制百官,以达到他专权乱国的罪恶目的。开头,武宗还只在宫外蹈踺,后来竟毫无忌惮,假借到各州府私访,了解民情的名义,青衣小帽,乔装打扮,带着一些随从,周游天下,到处游山玩水,沉缅酒色。我们乡里至今犹流传着正德皇帝在福临铺游龙戏凤的故事。

    一天,武宗一行,来到福崎铺江家桥,寄宿“大土寺”,跟寺内僧人交往甚密。当时的方丈从举止谈吐中认定此人非同凡俗,乃倍加尊敬,招待甚恭,但不知他是当朝天子。武宗在离去时,以商量的口吻要方丈在“大土”二字上各加一横,改“大土寺”为“天王寺”。半年以后,忽朝中传旨敕封“天王寺”。这时,寺僧才恍然大悟,前客却是当朝天子。为了庆幸此事,乃将寺庙修建一新,方丈在寺门上亲书一联云:

    喜托大唐开大土;

    幸蒙天子化天王。

    作者:李祖权(《金井漫话》第一册)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