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宇雄
郑家溉(公元1873-1944年)长沙县白沙乡人。十四岁应考,经过十五次失败,到’29岁才连续取得秀才和举人的资格。光绪廿九年成进士。乡亲们称他为“天才”,可他认为“世上最不可靠的是天才,唯一靠得住的是勤奋。”仕进后,当过翰林院编修,国史院协修等官,他从小爱好书法,家贫无力购买纸、笔、墨、砚。即以笋壳、泥水、石板代替。先临颜帖,后习魏碑。工夫不负有心人,后来成为我国著名书法家。民国以来,不满政府腐败,不求仕进,以卖字为生。民国廿年,“九·一八”事变后,伪满大臣郑孝胥派人请郑家溉出任伪满尚书府大臣,家溉先生怒斥来人,愤然拒绝,显现出炎黄子孙高尚的民族气节。民国三十三年回长沙故里,同年六月,长沙沦陷,家溉先生寄居湘乡七宝峰胡家。日寇探知后,派兵至胡家逼迫他出任长沙维持会长。家溉先生不从,被寇兵挟持,行至檀树塘边,家溉先生纵身入水,因水浅不死,被日寇乱刀砍死,噩耗传出,国共两党均表示无限崇敬与哀悼之情。中共中央宣传部在《解放日报》上撰文哀悼,并给以高度赞扬。国民政府派程潜在重庆主持公祭。解放后,李维汉代表中共中央统战部写信慰问其家属说:“天安门前为之树碑纪念的无数永垂不朽的先烈有家溉老先生在内……”
《长沙县报》1992年11月20日 赵向诚文摘抄。本文略有增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