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允恭

山峦无语,亲情依依。

娇儿何往?南疆永生!

    一九七九年三月,孙小明烈士英勇牺牲的恶耗传来,乡亲们震惊了,亲友们含悲忍痛,涌向烈士的家,扑向了烈士生前的照片,扑到了烈士的母亲吴素梅同志身旁(全国三八红旗手、优秀接生员)扶起哭倒在地的烈士的姐和妹,声声哀号,句句泣诉,直哭得天昏昏、地惨惨,人人伤心,个个掉泪,烈士的母亲语不成句地呼喊着:“小明!小明!……儿哟!快回来哟!啊!……你在哪里?不回来啦!?

    母亲劳模儿英雄,儿子是无愧于母亲,无愧于祖国人民了。

    孙小明,一九五八年三月,出生于金井镇仙凤桥村张家湾一个农民家庭,他排行第四,父母爱之如凤毛麟角,三个姐姐戏称他是家中撑天柱,从不肯用小指头弹他一下,小妹妹也非常敬爱他。敦厚老实,勤劳俭朴的父母亲虽喜爱儿女们,却从不溺爱,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们的影响。

    一次,母亲给儿女们分桃子时说:“小玲、小双、小敏爱劳动,敬长辈,爱弟妹,就吃大桃子,小兰最小,不哭脸,不吵事,也奖个大桃子,啊!大的没有了,小明是个小男子汉,就吃个小的算哒。”当母亲分桃子时,孙小明一直是站在一边冒吭声,此时忙跑上去,学着

姐姐们的样,把桃子送给奶奶吃,孙小明从小就是这样一个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一九六五年,孙小明上学了,学校的教育,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使他成长得更为可爱,“草原英雄小姐妹”、“戴碧蓉”等小英雄的形象,“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等无数烈士的英雄壮举,是他学习的榜样,他常以英雄行为自励,立志要做英雄一样的人。

    一九七四年,孙小明的父亲孙祝煌老人去世了,那时,他刚读高一,十五岁的他,呼天抢地,唤不回亲爱的父亲,母亲悲恸欲绝,他强忍着悲痛,陪着母亲,安慰着母亲。

    父亲死了,孙小明知道自己肩上担子重了,但他没有放弃学习,而是每天清早便跑步赶到县九中,十五、六里路,从不迟到,下午放学,又是一路小跑赶回家,书包一放,又去出工。晚上,他便在煤油灯下苦读。七五年,他以优异成绩从高中毕业,回到生产队,便当上了记工员、孵化鱼苗的技术员。他起早贪黑,读书查资料,虚心学会孵化鱼苗的技术,专管孵化鱼苗的饶树生老人,至今还夸小明是个好后生。

    七十年代后期,我国南方边陲很不太平,背信弃义的越南兵,不断地在与我毗连的广西、云南地段的边界上骚扰,孙小明想起十年动乱不安定的日子刚结束,越南人却要在此时对我挑起战火,他义愤填膺,要上战场,狠狠教育越南兵。

    七七年年底,征兵工作开始时,孙小明认为大姐虽在长沙卫校学习,但三姐成了家,二姐已有了对象,照顾家里有帮手了,于是他报名应征,政审、体检都是天字第一号的。

    孙小明参军了,生产队里沸腾了,称赞他有勇气、有志气。他是独子,好多人又劝阻他,姊妹们也不让他走。母亲当然舍不得儿子远离,但她深深了解儿子的志气和理想。

    “是该到解放军这所革命大学校里去锻炼:好男儿是该为保卫祖国出力。”母亲反复掂量着。

    终于,深明大义的母亲,支持了儿子的决定。

    三

    七八年二月,孙小明第一次穿上军装,在长沙与大姐告别,他深情地对大姐说:“姐呀!家里的事,拜托你啦!奶奶、妈妈面前,你为我多尽一份责任,多加一倍孝心,我一定苦练杀敌本领,做你的英雄弟弟。”

    七八年三月,新兵队伍从长沙出发,到广东博罗集训,孙小明给家里来信了。

    在信中,他说,军事训练很苦很累,但他身体更棒了,懂得的道理更多,意志也更坚定了;

    在信中,描写了祖国南方四季如春的景色,有长青的树,有四季开不败的五彩斑烂的花;

在信中,他特意夹上绿叶,有时夹上花瓣,送给姐妹做书签。

    七八年十月份,部队开到广西龙州县,驻扎在还击战的最前线,开始战前训练。每天,说不定是哪时哪刻,一声令下,在几分钟内,孙小明和战友们都得个个背负着重载,荷枪实弹,踏着泥泞的、崎岖不平的道路,跌跌撞撞地行进。有时是在大雨滂沱下急行军;有时是在赤日炎炎的山道上奔驰;有时是在湿漉漉的灌木丛里打埋伏。常常是一身泥浆加汗水地摸爬滚一打。投弹啦!射击啦!可谁也没叫一声苦,喊一声累,而是越炼情绪越高昂。他们把那受的苦,受的累,擦破了皮,磨肿了肩,扭伤了腿的伤呀!痛呀!化为千股仇,万般恨,这千仇万恨,都聚到枪尖上,炮口上,直指那挑起战火,敢于来犯的敌人。

    七九年二月中旬,南方的太阳,已经是火辣辣的了,密集的野草和灌木蓬勃地生长着,袅袅湿气,沿着葱绿葳蕤的植物梢头上升,山坡上开放着鲜红的、紫色的、黄色的各色各样的花,真美啊!好一派南国的自然风光。

    要不是军纪森严,军令如山;

    要不是一场恶战即将打响,孙小明真想跑向山坡,饱览这大自然的美好春光。

    二月十七号,还击战战斗打响了,阵地上我军的炮火一齐吼叫,孙小明和战友们,沿着火箭炮清扫出来的道路,向着敌人阵地猛烈进攻,敌人阵地上响起了炮弹的爆炸声,响起了喷火器威武的呼啸声,他和战友们腾跳闪挪,如入无人之境。

    二十天的激战,我军直指高平,胜利地完成了自卫反击战战斗任务。

    胜利了,部队接军委命令,按原计划撤返驻地,胜利班师回国。

    部队边往回撤,边搜索回归路线上残存的,流窜的越南兵,扫清撤返途中障碍。

    三月七号这天,被硝烟呛黑了脸的孙小明和战友们,一个个的军装破破烂烂;一个个全身滚满了泥浆;一个个圆瞪着熬得通红的双眼,机警地沿着山坡下一条小道往回撤。

    忽然,山坡上的一个溶洞里,潜伏着伺机偷袭的越南兵,向他们射来一梭罪恶的子弹。不好,班长中弹了,一个战友也中弹了,接着是一串串子弹扫过来,扫过来,连队迅即摆开还击阵势,孙小明奋不顾身地冲向前,用自己身体掩护着受伤的班长和战友撤下火线,他,用尽全身力气,向敌人投出一颗复仇的手榴弹,英勇地与敌人同归于尽。

    四

    孙小明牺牲了,二十一岁火一般年华的汉子,就这样走了,他走得英勇,走得豪迈!

    孙小明牺牲后,部队给他记上三等功,根据他生前遗愿,追认为共产党员,遗体葬于广西龙州县叫堪烈士陵园。

  烈士英灵,从此长驻祖国南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