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利发口述  汤振群整理

    一九三O年秋(民国十九年)团防局长杨树怀大肆搜捕共产党人,秘密捉来了杨立三关押在现高桥镇兴龙村的昭灵庙里,严刑拷打,无一字口供,敌人决定次日暗中就地处决。当时的看守头目李昌模,设计将他放走。此时杨立三已遍体鳞伤,不能动弹,只好派人背负他爬过胡家岭,走思公桥过坳到浏阳,绕至大围山。护送人告诉他,此包袱内有换洗衣服,二十块银元作盘缠,另信一封,沿途每到之处,见信者自有人保护照顾你,可直奔井冈山找组织。

“这是谁搭救了我”?!杨问。                  

“李义臣。”

李义臣传奇

    李义臣何许人也,即李昌模,外号“洋油桶”,黄汉山的川子大爷,住高桥镇赋棠冲坝坳上,出身贫苦,读了一年书,十五岁在大岭上学铁匠,受过严格的学徒训练。

有一次,周师傅叫他去浏阳讨帐,路过山坳一坡,巧遇川子会正在开堂,连忙爬上树偷看,被巡风发现拖下来,而他毫无惧色,遂被收为“满爷”,后为内八堂“大爷”。从此他身穿长袍,头戴礼帽,手拄自由棍,足穿皮底鞋,好一个一派斯文的李先生。他性嗜酒,任性不羁,仗义勇为,仇视豪绅,地方纠纷事,有请必到,不怕场合,直至解放初期,仍家贫如洗。

    解放后一九四九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长杨立三同志回金井探亲,着人送来亲笔信一封至赋棠冲,交李昌模收。信称:“义臣先生阁下。在白色恐怖之时,承先生营救出狱,随即找到了组织,经长征南下乃至全国解放,今返家园,特请先生到寒舍一叙……”。两天后李应邀前往,杨出门迎至内房,热泪盈眶,相互拥抱,留宿两晚。临别时赠人民币贰百元,李分文不受。

    在清匪反霸的运动中,审查李昌模时,认为他虽是川子中人,一生没有作恶,而且喜扶助穷人,爱与豪绅作对,急难之时,还营救了革命同志,功不可泯。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