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

    长沙县双江乡团山村一带,相传有一个美丽而伤心的故事,这个故事几乎要失传了。

    团山村境内有一条自东向西的小河,宽一丈五尺。小河两岸,田连阡陌,屋舍俨然。小河上有一座矮小的木板桥,每逢大雨,水从桥上漫过,有时竟把桥板冲走,两岸往来行人,只能望水兴叹。

    附近有户庄稼人家,夫妻都已上了岁数,世居于此。膝下只有一个女儿,爱如掌上之珠。女儿聪颖美丽,粗识《幼学》、《女儿经》,爱听忠孝节义故事。稍长,习女红,纺纱织布,心灵手巧,经年累月,颇有积累。及至芳龄,为媒者踵至,女儿执意不嫁,她说:“我无兄弟,愿终身侍养父母,其积蓄备为父母养老之需。”父母冷其孝,暂顺其意,拟俟后将其所蓄制为嫁妆。

    不幸,女儿骤病而亡。父母痛不欲生。乡邻亲族同感凄惋。乡亲拟议将其积蓄操办丧事,以慰其父母。老夫妇梗泣,说:“女儿积蓄,来之不易,用心良苦,孝意弥深。若只热闹一番,事后烟消云散,了无痕迹,有逆女儿的一片孝心。”父母最了解女儿的心,决意丧事安葬从简,用这些积蓄,将木板桥改为石板桥。意在看到桥,好象看到女儿仍在身边,使女儿孝敬父母之心,推而孝敬天下人的父母。乡人赞叹不已。

    于是,尽其所蓄,在两岸建石磴,用三条青石板并列成桥面。桥成,乡人命名“姑娘桥”,以纪其造福社会的功德。噫!可怜天下女儿心,可怜天下父母心!

    近年因修建公路要经过此桥,石板桥改成了石拱桥,两岸桥蹬仍保存原貌。下游不远处有座城隍庙叫乌牛神,因“姑娘”与“乌牛”谐音,时间一久,叫成了乌牛桥。今述其详,应为姑娘桥正名。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