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宣德

    金井一带在解放前举行婚礼时,颇有些独特的习俗。   

    一、家爷(新郎的父亲)背新娘

    新娘花轿到堂前,下轿时即由家爷背着送入洞房,然后由家娘(新郎的母亲)及女眷们陪坐,等候拜堂成亲。

    二、猪头谢媒人

    那时男婚女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诸如彩礼、喜期,双方要求,均须媒人往来撮合商定。为了酬谢媒人撮合玉成之功,在宰猪办喜酒之时,把猪头割大一点,贴上红纸放在红漆盘里送给媒人。为什么送猪头?其说不一。有的说是人世婚姻是由月下老人用赤绳系住男女双方的脚而定的,月下老人喜欢吃猪头,所以要用猪头谢媒;有的说:“媒人两头奔走说合,费了口舌,动了脑筋,须用猪头弥补精神;还有的说,办喜酒杀猪,猪头是第一刀的肉,媒人功居第一,用第一刀肉猪头谢媒,最为敬重。

    三、闹新房,赞欢茶

    欢茶是指举行婚礼招待客人用的糖果、花生、花片之类。婚礼头三天晚上,宾客们到新房看新娘道喜,由新郎新娘抬着一盘欢茶,送到每个客人面前,请大家金言高赞。客人必须唱出四言八句赞词,方可取食欢茶。如“要我说,我就说,近月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早生贵子跳龙门。”、“要我赞,我就赞,果然佳人配好汉,今晚大家闹新房,明年来吃三朝饭。”还有一些俏皮的青年想多吃点欢茶,故意开玩笑,就说:“红漆茶盘梓木边,夫茶站两边,左手端茶生贵子,右手端茶点状元。”他拿两盅。有的还说:“新娘子长得俏,新郎官长得妙,妙与俏,俏与妙,这盘欢茶我都要。”争争夺夺,颇为热闹。

    四、敬灶神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晚饭后,家家户户把灶抹洗干净,家庭主妇沐浴更衣,点燃香烛,摆上豆腐,果品之类的斋供,放起鞭炮,三拜九叩首,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据说灶王爷的神职是“九天东厨司命尊神”,“司一家之福禄,命四季以平安”。岁末上天述职七天,所以,除夕之夜,又由主妇焚香秉烛,三拜九叩首迎司命返驾,赞日:岁末喜洋洋,焚香接灶王,满门添吉庆,四季保安康。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