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权

    童养媳,在今天的青年男女中,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可是在旧社会那种讲究“女嫁高门”的炎凉世态中,穷苦人家只好采取收养童养媳的办法了。

    脱甲军民村桃源洞,有个范亮清的单身汉,解放前,家里仅有点山土和房屋等祖遗之业,无法成家。好在他自己勤奋,在别人家做长工、打短工,省吃俭用,才积累了一点钱财。甲戌年,他在白石岭下做工,认识了个姓陈的寡妇,双方情意相投,结为了夫妇。第二年生下个男孩,取名金和。可不幸的是,范金和四岁时不慎跌断了脊梁骨,腰弯背曲,被人称作范金驼。

    范亮清夫妇回忆自己成家之难,考虑到儿子将来成家会更难,于是只好采取收童养媳的办法。东山源彭家比范家更困难,为生活计,就同意把6岁的彭淑莲送到范家作童养媳。第二年范金和和彭淑莲被送到学校读书,小俩口同坐一凳,两小无猜。从此,七岁的彭淑莲便有护理范金和生活的义务了。

    解放时,范亮清死去,婆婆也上了年纪。范金和虽已长到十九岁,但个子矮小,身体孱弱多病,完全丧失了劳作能力。因此,一家子生产生活重担,全都落在彭淑莲一个人肩上。她一天到晚累得不可开交,就谈不上什么家庭温暖和夫妻恩爱了。

    范金和也知道,他虽然和彭淑莲共同生活了十多年,不过是名义上的夫妻罢了。也深深知道他俩的所谓婚姻关系,是在封建思想束缚下,由父母作主勉强凑合的;也想到自己身残家累,不能让这种情况长期拖累彭淑莲,断送她的美妙青春;更何况把两个都拴在一根痛苦的绳子上,往后的日子就会更加难过。他经过几番痛苦的思考后,和彭淑莲反复协商,终于达成了离婚协议。彭淑莲也知道范金和需入照料,但他那想解除双方苦痛的真诚用心,也是可以理解和不可抗拒的。所以,她再婚后,也就常存依恋牵挂之情,不时来到范家,照料范的生活。彼此的感情,并未因为离异而淡漠。也许有人认为彭淑莲离开了范,也太狠心了点,但从爱情和婚姻的角度上看,他们那样的举措,也是无可非议的。不但如此,还很好地表现了他俩的高尚情操和对封建礼教敢于冲刺的勇气。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