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至孝的好媳妇——汤丙娭毑

黄冀明

解放初期,笔者在脱甲桥姐姐家,常听姐说一些关于汤丙娭毑孝敬家爷的事,当时不过听听罢了。现在自己老了,要人照料,才体会到照顾人的难处啊!怪不得汤丙和老人逝世已二十六年,脱甲地区的乡亲,还不时赞扬汤丙娭毑孝亲的美德。  。

    汤丙娭毑名叔云,家住脱甲村十三村民组,生于一九三四年,于一九四九年与汤丙生结婚,那时她才十五岁。当时人们亲切地叫她丙嫂子。而今,她老人家已六十三岁了。她嫁到汤家来时,婆母就已经去世,家爷汤亿和老人已五十一岁,老人虽两眼朦胧,但生活还

能勉强自理,五O年膝弯里生了一个脓疱,烂了一个茶杯大的洞,久治无效,流浓出血,疼痛异常。五五年又双目失明,又半身不遂。这样,生活就全靠别人服侍。老人的儿子汤丙生土改时就当基层干部,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照料父亲,全部家务和服侍老人的重担,就落在丙娭毑一人肩上。

    说起丙娭毑细心耐心服侍家爷的事,可太多太多了!光就她招扶家爷吸旱烟的事,就够动人了。每天出工休息时,她就赶紧往家跑,第一件事就是服侍老人吸旱烟,装烟点火敲烟灰。每次老人要吸三袋,一天吸七八次。为了省时方便,丙娭毑就将烟装好,自己吸燃后,再递给老人。初时烟一进口,麻辣麻辣地刺激口水直流,她强忍着坚持下去,几十年如一日。由此,丙娭毑学会了吸烟,习惯至今。

    热天傍晚,搀扶着他出外乘凉。夜深了,又扶着回房睡觉,并事先用扇子或用煤油灯把蚊子赶走和烧死,使老人能安稳睡觉。冷天,生产队分给的柴木不够烧,她又利用休息时间,去扒柴、攀干权。一是为老人烤火,二是便于为老人迟起床热饭菜、烧开水为老人灌暖水瓶。

    为了医治老人的脓疱,她四处走亲访友问单方,求神拜佛求千药;走遍了六亲八戚和十几个庙宇。人家讲一个单方,他就照办一个。有时为了配一位药,要跑上好几十里路,问十几家药铺。她为老人治病,不知搞了多少药方,走了多少路程。因为医药很难奏效,脓疱总是流浓出血,热天其臭异常,必须一天换药两次,洗两次,冬天必须换洗一次,丙娭毑从无怨言和愠色。

    亿和老人又患有支气管炎症,厉害时不能起床,这样饭菜、茶水汤药都得送到床上,洗脸洗脚都只能在床上进行。有时还要为老人摸胸捶背。哮喘病多痰,她为老人准备了一个痰钵子,从早到晚,人到哪里,痰钵子就跟到哪里,晚上还得安放在床头,每天要洗刷好几次,她从不厌烦嫌脏。

  老人家肠胃功能差,受点寒就腹泻,因为行走困难,有时来不及上厕所或坐上便桶,弄得粪便满裤都是,丙娭毑又得给他换洗脏裤子,丙娭毑有时实在感到精疲力竭;但他怕影响丈夫的工作和情绪,总是强打精神,默默无闻地劳累着。

  在那个年代里,生活物资匮乏。家里来了客人,丙娭毑总是要想方设法,备办点荤菜,但丙娭毑自己不吃,总要留点给家爷;还利用空间捞点鱼虾什么的孝敬老人。老人也劝他们夫妇吃一点,丙娭毑却说:“您身体不好,多吃一点。”

  亿和老人七十五岁那年,哮喘病严重发作,丙娭毑为他煎药熬汤、摸胸、垂背、倒痰、洗浓血、洗屎裤,和往常一样,有时恶心呕吐。家爷听到媳妇呕吐声,心里十分难过。想起媳妇十五岁来到汤家,就承担起里里外外的家务、服侍他这个身残多病的家爷;一桩桩往事,涌上心头,他为折腾了媳妇这么多年感到内疚。便把媳妇叫到床边说:“叔云,我有三个媳妇,让她们两个也轮流来服侍我吧!不能累你一个人呀!”丙娭毑深知老人的心情,却反其意说:“莫不是我哪里招扶您不好,您尽管说出来,使我以后服侍得更周到一些,何必要轮流呢?”老人深为媳妇的真情实意所感动,偷偷地在枕头上抹着眼泪!

    过了两个月,老人家的病日见沉重,丙娭毑通宵达旦地守护着,老人也知道不行了。临终前,他用呆滞的目光,不时地望着媳妇。丙娭毑忙为老人洗脸抹身,清洗浓血,敷药包扎,更换衣裳,忙乎好一阵。这时,老人断断续续地说:“叔云,你来到我汤家二十一年哒,没过过一天清闲的日子,我一想起就心痛……你将来定然有好报的……。”老人声音渐渐模糊而后闭上了眼睛。丙娭毑望着可怜的家爷泪水长流,泣不成声,旁观者无不感动得凄然泪下。

    服侍多病的老人,一天两天还容易做,时间长了,光靠毅力坚持还不行,必须有真真实实的孝心。笔者曾招扶生母二十多天,就觉得好累好累,何况丙娭毑一做就是十六年啊!对老人不但要尽力去“养”而且要衷心地去“爱”去“敬”,好让老人们心情舒畅地度过晚年。孔子日:“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