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怀夫 林厚佘 刘瑞明
一九四一年八月,日军强渡新墙河,再度进犯长沙,当时,我衡岳驻军,奉命迎击,诱敌聚歼于长沙外围,福临、金井等地,战果赫赫。战后,打扫战场,为阵亡将士树公墓、纪念碑,俾忠魂有归;对日军尸骸集堆掩埋,以表我军大德。
金井映山咀抗日烈士纪念塔,聚阵亡官兵三百余人,孙明瑾师长撰写碑文,缅怀和慰奠先烈,碧血丹心,永垂青史。
福临三角塘扎上山畔,也建有抗日阵亡将士墓和倭寇万人冢。阵亡将士墓位于扎上东方山畔,高八米,巍巍耸立,闪闪生辉。墓碑有鲁道源集团军司令的题词:“倭寇未曾留片甲,英魂从此驻长沙。”倭寇万人冢题词日:“使嚣然东海者,得知大汉之威;惜投骨荒原者,能获藏魄之所”。在大跃进中,阵亡将土墓全部被毁,而忠魂烈绩,与日月同辉。
毗连福临下马坑战役,我军猛战一昼夜,日军无一生还。蜀人杨汉字师长在下马坑石壁上勒马立铭:“率精卒万人,聚歼倭寇于此,战果辉煌,永垂千古。”
金井、福临地区,在湘北第二次会战中,广大人民和国民党军一道,浴血抗战,取得伟大的胜利,丰碑不朽,青史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