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井脱甲西山杨中平将军回忆上海抗战

作者:杨中平,摘自《金井漫话》

    1936年7月,我从欧洲经英、美、日本回国,即到财政部税警总团参谋处任科长。税警总团原属于财政部,一切人员装备完全按陆军编制。当时总团长为黄杰,下设六个团,武器比较精良,并聘请德国军事顾问一人。步枪,轻重机枪、小炮大炮都来自德国、捷克和瑞士。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芦沟桥事变,在这民族危亡之际,国共两党联合抗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命令税警总团改编为第八军,辖两个旅,第一旅旅长何绍同,下辖原税警第一、二、三团,第二旅旅长孙立人,下辖第四、五、六团。黄杰被任为第八军军长。

    1937年8月中旬,第八军奉令开赴上海参加抗战,布防在蕴藻滨。当时阴雨连绵,泥泞路滑,为避免空袭,一切行动都在夜间。在黑夜里,高一脚,低一脚,一不小心就会跌倒。

在上海抗战期间,制空权在日军手中,日军飞机低飞扫射投弹。同时,日军用气球高悬空中观察,对我军阵地一目了然。

日军向蕴藻滨发动进攻。我是参谋处的科长,每天要到前线了解情况,要通过阵地,为了避免暴露目标,只得迂回曲折前进。

有一次,我走过一座四柱三嵌的石墓,看见敌机飞来,就急忙躲在石墓的左边。它似乎发现了目标,投了一颗小型炸弹,我虽然满身泥沙,但没有被炸伤。我看到敌机向前进,急忙转到石墓右边,它又投了一颗炸弹,我侥幸没有受伤。日机远离,我又继续前进。

    我军英勇奋战,伤亡惨重。后来,日军在第二旅第二团(原税警总团第五团)防线突破阵地。旅长孙立人问邱团长说:“你的阵地被突破,你怎么办?”邱团长只好带着特务连冲上去,邱团长就此牺牲了。

孙立人胸部右琐骨也被弹片打断了,手抬不起来,宋子文请美国外科医生为他医治。后来,在汉口旅馆里,我去看他,他的手已可抬起一半。

    从上海抗战下来,第八军原税警总团的两个旅伤亡过半,缩编为第四十师。后来又加上两个贵州师,仍为第八军,开赴河南开封,兰封防守。

    在上海抗战时,六个团的高射机关枪连的法国制造的哈只开斯高射机关枪运动困难,都留在苏州、无锡铁路线上担任防空任务,我被任命为第八军高射机关枪营营长,后又沿津浦铁路转陇海铁路担任防空任务,开赴开封、兰封担任防空。曾打下日军飞机一架。

   作者简介:杨中平先生现年92岁,家住脱甲西山,现(1996年前后)为云南参事室副主任。湖南大学交通系毕业后, 黄埔军校第6期交通科毕业, 曾赴瑞士和奥地利陆军学校、德国步兵坦克学校留学 ,回国后参加抗日战争,是昆明起义将领,国民党少将军衔,号启震,生于1907年。 云南和平解放后,投诚的杨将军一直居住在云南。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