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在户外徒步的时候,我有时候会建议同学们在坐下来休息的时候躺在地上,然后侧着脑袋,去倾听大地的心跳。
这也是天人合一的一种形式吧?

趴在地上,能不能听到大地的心跳其实不要紧,这种对待大地的敬畏之心,对身边世界里那些沉默的巨人是什么态度,才是关键。
我的教育理念一直与华德福很接近。并不是我在学华德福,而是碰巧两种理念很相似。我也从来没想过要模仿学习夏山的理念,或者瑟谷的理念,只是我的教育理念天然地和这些理念很相似。我想,骨子里对自由的追求,对创造性的重视,是这几种教育理念殊途同归的根本原因。
小孩子都是有灵性的,他们很容易相信大地是有生命、有心跳、有呼吸的,随着他们接受学校正统教育,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开始被打破,越来越相信大地是死的,没有生命的,等到十几岁,基本上会觉得趴在地上去听什么大地的心跳是吃饱了撑着。
不出意外的话,这些人有很多事情不会相信,有很多好玩的东西不会去尝试,很多有风险的或者有违常识的项目不会去做。
相反,那些愿意相信大地有生命,山川河流都有生命的新一代,更有可能把我们引领进入一个全新的未来世界。他们的视野更开阔,责任心更强。
其实正如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时,我们的耳朵可以听到很多白天听不到的声音一样,地底下也不是沉默的世界。

战争的炮声




战争时期的儿童

罗子国的哀叹
周朝实际上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秦老师一直到今天都是中央集权制。西周最早有五十多个诸侯国,其中一个叫做罗子国,由于弱小,一直受到其他诸侯国比如楚国的挤压和吞并,其最后消亡是在岳阳和长沙北面这一带。在金井三棵树茶园挖出来的一批青铜器和一把贵重的春秋佩剑暗示着,这个罗子国的末代王应该就埋葬在金井镇的茶园里某处。
古井的欢声笑语
金井镇是一个有着三千年历史的,中国长江以南很少见的古镇,从先秦开始,也许是更早的夏朝,我们这里就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和文明。有湖南省的文物考古专家在这里发现了原始社会先民的生活痕迹。
我们学堂附近的金井古井可以肯定是在唐朝初期或者之前挖掘的,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井边每天都是欢声笑语,洗衣服的,挑水的,洗菜的,络绎不绝,是古镇重要的信息集散地。

茶马古道上的脚步
鸦片战争虽然大清国失败了,但其实对中华民族是一件好事,因为顽固的不求上进的清王朝终于让西方先进技术进来了,而且清朝与世界的市场也开始统一起来,湖南的茶叶忽然就销量大增,在不短的一段时间内,我们金井镇加上旁边的高桥镇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之一,那时候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是河里的船+纤夫、土车子,还有马队,我们有理由相信,那时候的茶马古道也曾经充满希望。
原始人的呼喊
幸运的话,趴在地上足够用心聆听的话,我们也许可以听到更久远一些的先民的声音,他们是原始人部落的呼喊。

他们也许是在商量如何对付北方中原来的外来移民,也许是在开心地告诉同伴,前些时间撒下的野生水稻成熟了!他们的水稻驯化实验快成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