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是听到网络上有人喊:“教育资源稀缺和不公” 是中国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我对此嗤之以鼻。中国有很多民间机构办的学堂、私塾、学校,这些机构都在很用心地做教育,里面也有不少有天分的学生,都被强行取缔,将学生赶回大家很讨厌的学校去。这算不算浪费教育资源?
还有很多一心想做教育的高素质人群,但是由于这样的环境实现不了梦想,算不算是优质教育资源?
还有很多优质的网络课程和维基百科这样的网站,他们算不算教育资源?(维基百科在国内被屏蔽了)
如果只有体制内学校才算是资源,我们都是应该被清除的杂草,那靠教育部本身的能力,恐怕永远解决不了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中国教育的问题是体只的问题,同时,缺乏独立思维能力的民众是一片贫瘠的土壤,上面只能生长千篇一律的靠化肥才能生长的草,开不出教育的花。
2
如果私塾学堂和民办学校都还没有能力解决掉体制内的全日制学校,那么科技力量呢? 会不会突然冒出来一个独角兽公司,把大部分学校和老师也干掉? 要知道,只要有足够的利润和市场,那些掌握实权的北京人上海人就会入股这样的独角兽公司,他们可以去对付那些大障碍。
不会。
嘀嘀打车能够干掉很多出租车司机,是因为这不会影响掌握全力的北京人的统治。而教育和新闻机构一旦死有化,就会影响他们的统治,因此不管教育有多糟糕,也不能私有化,不允许百姓自己教孩子,也不允许我们这样的人来办教育。
3
今后假如换了个大系统,真的实现了自由办学,那么,在我的学堂里,会怎样上课?其实很简单,和英国的夏山学校差不多。好的教育并没有什么稀奇和复杂的,松绑就是了。
如果以后教育有了自由,和民锅时期一样,我很想办一所学校,而且我肯定可以教出一些很优秀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天才型的但是很内向的不擅长与人打交道的沉默孩子。以网课+户外运动+自学+讨论+老师授课的方式,教学生。在这里,老师是配角,网络上的老师和各种教学软件、纪录片、仪器设备等才是主角,我们自己的老师主要只是好好配合这些网络高级老师的教学工作,包括维护课堂秩序。
阿斯孩子和天才少年都倾向于自学,我们的传统学校其实是阻碍了这些孩子的成长,因为他们自学可以进步快很多。
小班上课,每个小教室不超过8名学生,很多时间不需要老师在场,给学生足够的自由,但是会安装监控。我相信,这样的学习氛围会让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教学内容由学生老师一起来确定,根据每个学生的水平作出调整,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学习进度不一样,不会出现差生拖优等生后腿的问题。而考试也将是项目式的,学生完成一个两个综合问题就算考试。
一个学校里或者教室里的学生人数太多,很多孩子反倒会有一种不安全感。所以几十个人的学校我觉得很合理,这样的话,对校舍投资要求就不高。
开一个这样的学堂并不需要很多投资,不需要费力气去聘请好老师,网络上本来就有很多不错的网课和软件。越来越多家庭对传统学校和老师素质也不满意,生源也不会是很大的问题,我们只是在等待大环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