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国内其他学堂不一样,我们的教育理念立足于西方的 STEM 综合教育系统,就是整合了 科学 S、技术 T、工程 E 和 数学 M的学习方法,以项目任务导向。国内大多数学堂都很强调国学,而我们更侧重工程技术。
STEM 涵盖其实挺广,文科理科都涉及到了,当然也包括电脑编程技术,这就是工程E的范畴,另外其实还包括心理学、艺术等。我们的学习任务也会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公益环境项目就会涉及到生物,而我们的科幻写作会涉及到物理、社会学等等。将来学生们进入大学,有了这种跨学科做项目的经验,会适应得很快。以后走入社会,这种从小就以实用和职业为导向的学习,最终会结出硕果,对国家和民族而言,也会受益。只可惜,中国的基础教育还和民国时期一样,甚至还不如民国,别说走到这一步了。
百年计划
从2017年第一期夏令营开始,我就要求学生们每人写一封信,写给100岁的自己,因为我相信现在的孩子将来可以轻易活到100多岁,所以需要让他们开始思考一个非常遥远的未来的世界,和一条长长的人生道路。对于未来的山水学堂的学生,这样的思考更是会成为我们的日常学习的一种常态,我将和我的学生一起,以讨论会、合作写小说、合作做项目等形式,来勾画他们的未来,让他们眼下的学习有一个日渐清晰的目标,不需要稀里糊涂地跟着教育局的指挥棒走。
社会责任
即使不是将来社会上的精英,即使你的孩子只是一个资质普通的公民,社会责任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力是一方面,敢于承担社会责任会让一个普通人成为受尊敬的领袖,一个受到很多人保护的人。所以,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不仅仅是为了履历表上好看,也是融入集体的一种举动。对于那些个性不太强的孩子,融入集体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措施。在未来一百年的人生旅途中,受到集体保护是一种很重要的措施。
健康养生
即使在未来,医疗技术包括基因编辑能力可以让我们每个人成为一个没有缺陷的完人,这种从小对健康的呵护也是必须培养的习惯。在这方面,体制外教育有巨大的优势。
【数学】比物理化学更重要,但是个人认为数理化都不如生物地理历史政治这些文科重要。在山水学堂,我们不会主动去教这些科目,除了数学,那只是为了参加美国高考而已。其他科目都通过阅读去学习。如果某个孩子将来还是想回到体制内学校去读书,在国内参考中考或者高考,那可以单独制定学习计划。自学能力是所有学堂重点培养的一种能力,相信你的孩子也可以通过自学达到中考或者高考的能力要求。
有些家长可能不赞同我的观点,觉得懂一点生物、化学、物理、历史没坏处。当然没坏处,我只是说没必要花那么多时间并且要求所有学生去学。孩子的学习时间很珍贵,应该优先学那些将来会影响他的谋生的必要技能,数理化课堂上学的绝大部分东西都是不必要的。感兴趣的话,自学好了。
每个月只做一件事
熟悉我的家长老师可能知道,我是不太倾向于给学生制定很严格的学习计划的,那是学校的老套路,实际上并不太符合学习本身的天性。我更倾向于让孩子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必须做同一件事,不管天晴下雨都不间断,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自己每天的时间使用率,效率比计划更重要。
我个人目前的习惯是【每个月只做一件事】,避免自己分心,这也是我这种发散性思维的人一个弱点,就是容易走神,容易分心。将来有学生和我生活在一起,我们也会这样规划每个学期的时间,就是每个月只做一件事,将事情做到极致再收手。
项目式学习
我们的学习都是以项目导向的集体学习,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爱好的孩子可以在这个集体项目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比如说,合作写一本书,合作建一栋小房子,合作组织一次乡村马拉松,合作组织一批学生去美国游学,合作和国外某所学校展开一次科研活动等等。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做一个项目。在所有这些项目中,我们都要争取将整个活动用两种甚至三种语言介绍给全世界。每天的任务完成,就是自学时间。我们的项目大部分以能够赚到钱为目标,少数是公益项目。
高考和大学
我们的学生默认是不参加国内高考的,特殊情况再说。将来考什么大学,主要取决于孩子们的兴趣,和选择的专业。如果某个孩子很早就确定了某所大学,而那所大学不用英语教学,那就提早开始学习那门语言。一般来说,两年时间足够将一门外语学好,词汇量达到5000以上,平均每天7个单词,即使是语言天分不高或者有些厌学的孩子。毕竟我们这里是没有那么多课程去学那些没多大用的数理化生物地理的。
至于考哪些大学,什么专业,这些都没什么必要在这个阶段去讨论,这个阶段应该是找到孩子的天份所在,兴趣所在。这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