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别批评孩子,你自己也有可能是个多动症(ADHD)

今天早上起床前在床上刷手机,想对多动症孩子多了解一些,就在油管里听了两个TED演讲,对照着本身是ADHD患者的演讲者的描述,忽然意识到,自己竟然也是一个ADHD患者,也就是国内常说的多动症。

也就是说,我是万千个隐藏的成人ADHD患者之一。

A表示注意力,D是缺陷,H表示多动和冲动。我有注意力不能集中的缺陷,有时候比较冲动,但 – 我没有多动。

也就是说,不一定要动来动去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的人才是多动症患者。我很文静,属于精神多动症。

多动症并不是一个精确的汉语翻译,直接按英文原文翻译应该是注意力缺失与冲动多动症,ADHD患者的主要特征是大脑的多动与活跃,而不是肢体的多动,有些人大脑活跃但不一定会导致肢体活跃。

大多数成年人患者都不好动,注意力缺失也不是那么明显,所以很多人认为多动症只有小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才有的情况,其实不是,成年人只是善于隐藏而已。

我讲这个话题有什么意图呢?

我是在想,如果我直到48岁才知道自己是个思维多动症ADHD患者,那么中国成年人里头,隐藏的同类肯定很多很多,因为大多数国人还不如我敏感。我们作为父母和老师,如果连近在咫尺的自己身上隐藏的问题都看不到,那要么是缺乏自省的习惯,要么就是缺乏自省的深度。既然看不清自己的问题,那么你恐怕看人也是糊涂的,看自己的孩子就更是糊涂。

站在教育的角度来说,这挺危险。

作为一个思维多动症患者,我也不是对任何事都会存在注意力缺失的问题,只是对一部分事情,这也是很多人不明白的地方,以为小男孩小女孩玩起游戏来好几个小时都可以不动,那就应该不是什么多动症,而只是调皮捣蛋。麻烦来了,一旦大人把一种病症看成思想上的故意捣蛋,那么冤假错案将会每天如泉涌。

ADHD患者的典型特征之一是: 对很多新事物感兴趣,都想去试一试,但经常坚持不下去,也就是说,兴趣上广度有余,深度不足。

您肯定会说,这样的人多的是啊,那难道都是ADHD? 是的,ADHD没你想象的那么严重,但人数也比你想象的多。

特征之二是喜欢冒险。这点我有,很明显。喜欢冒险不一定是坏事,起码在一个正常的法治社会不算缺点。有人做过调查,美国大小企业家和公司老板有高达62%是ADHD患者。但这是在美国,在中国,企业家的最重要素质是和政府银行等搞好关系。

这种心理方面的症状和感冒等不一样,患者和普通人之间没有很明显的界限,不少人只是稍微有一点,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多动症很厉害很麻烦,比如发展到抽动症。

作为一名老师,懂得了这些关于ADHD的知识,再遇到好动的孩子,我心里会平静很多。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