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来信] 01: 铁皮衣

亲爱的K,

多年不见,甚是想念。

TED的舞台上,越来越多的国际嘉宾在传达这么一个信息: 我们现在处于一个飞速变化的世界变革的起点,未来的这些年份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大事件、大发明,所以从今天起,我决定给几十年后的你写一些文章,来记录我眼中的这个奇怪的世界,有些是关于教育的,有些是关于其他方面的。

我不知道现在的你在何方,但我相信,你我会在未来的某个日子里再次相逢,那时候我已苍老而你还很年轻,你说等我们相见的时候,很可能你并不记得自己来过这个时代,所以这封信我写给你。

今天是2020年1月9日,星期四,我们的山水之间冬令营过两天就开营了。每一年的山水之间冬夏令营,我都会问所有学生一个问题:

辛苦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

很多孩子都会一愣,因为几乎从来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或者说想不到有人会问这个问题。他们楞了一会儿之后答案就出来了:这很简单啊,为了将来找个好工作啊,为了将来能够赚钱买房买车啊。。。

没有一个学生会说,他是为了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类未来而读书,或者是为了民族,为了祖国读书。也没有谁说是为了成为社会精英,为了不虚度人生而学习。这是一个全员短视而且憋屈的时代,也许正是因为憋屈,所以有变革的力量在聚集。

我不太肯定,在你那个时代,几十年后孩子们还会不会去上学、受教育,也许到时候脑机结合技术会让知识的获取变得异常简单而高效。但我想,不管人类科技如何发达,学习的方式如何改变,有些做人的道理还是必须亲自学习的,童年时代应该不会有家长迫不及待地给孩子的大脑植入一块天才晶片。人生的早期都应该是在接受传统教育,形成自己的三观。

那些学生们也会需要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到底为什么而读书?

也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安安稳稳过一辈子吗?还是说,未来孩子的梦想和人生计划会他们的父辈更加奔放和浪漫?

我猜想,在不太遥远的将来,住房、教育还有医疗都不再属于人生中最大的成本,基础教育会完全免费,所以读书的目的肯定和现在的不一样,虽然最难获得的、竞争最激烈的资源估计仍然是社会地位,可能还有金钱,但是获得金钱和社会地位的途径应该不一样,比如说,当官不一定发财,公务员和国企也不一定就安逸,享受高薪高福利。

在2020这个时代,至少在中国,基本上还是一个拼爹社会。希望在你那个时代,年轻人更多地靠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获得成功。

如今的父母觉得孩子们长大之后最要紧的是安稳、健康和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但我觉得,二十年后,安稳、健康和工作都会是唾手可得的东西,甚至美貌和身材都可以通过基因改良和基因编辑手术得到,成本还很低,现在学校里那些成绩不好的孩子长大之后都可以得到这些。

不变的应该是社会地位,还有幸福感。无论是现在这个时代,还是未来,都将是只有少数人,也就是精英,才可以获得。在你们那个时代,仍然会有大部分人觉得没有社会地位,毕竟在任何时代,大部分人都只能是托起精英群体的普通人。不过普通人虽然没有什么社会地位,但也可以获得幸福,这是人人可以努力去争取的。

现在这个时代,哪些孩子在长大之后会更容易幸福呢?这个问题我们平时很少探讨,因为几乎所有家长都只管把孩子送进大学,之后的事情都不管也不想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说老实话我也不清楚,但作为这个时代的一名老师,我有必要尝试去弄清楚。

首先,你要具备其他同龄人没有的能力和优秀品质,其中就包括领导力。如果你想建设一个美好的世界,从小就立志要作出一番事业,那么日积月累就会培养相应的领导能力和气质。

领导力

在2020以前几十年,是一个叫做晚清+民国的时代,当时有少数人从小就立志为了国家的富强而读书,现在几乎没有这种人了,大家都觉得这样的目标很虚幻,不实在。我不知道在你们那个时代,还有没有心怀大志的孩子,既然大家都不太需要担心温饱和健康,我想人们会有更多时间去思考远方世界的问题,去思考人类的福祉。

人每时每刻都在计算每一次付出的成本和收获,所以在2020这个时代,中国家庭的相对短视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绝大部分人没有相应的资质去平天下,能够保障自己的家庭幸福平安就很成功了。只要普通民众觉得安全幸福,我们的世界我们的民族国家就都会洋溢着幸福。

可问题是,K,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孩子们长大以后,在你那个年代,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吗?

恐怕不容乐观,对如今的很多中国人来说,他们的一生里既没有平安更没有幸福(与北欧国家和瑞士居民相比就更容易看出来),这很可悲。更可悲的是,绝大多数家庭其实知道现在教育的问题,但没有别的选择,他们除了接受现在这种应试教育,没有别的路可走。这也是我们身处这个如同火山爆发前的压力锅时代的一个侧面,不仅仅是教育,很多领域很多产业都是压力紧绷,正在寻找突破口的状态。

现在的孩子体质都不太好,锻炼得很少,垃圾食品吃得多,肥胖症儿童比例越来越高,小学五年级女生就纷纷来月经。。。这些问题也许可以通过将来的医疗条件弥补,但将来即使有工作有医疗保险,也并不能保证平安。因为温室生活环境导致孩子们意志力薄弱,适应能力差。

至于幸福,就更说不准了。有工作有健康有美貌,同样可以被人踩在脚下,历史上如此,我相信未来的社会也会如此,总有人会被踩在脚下,如果你拥有的东西别人都有的话。

所以,拥有大多数都不具备的能力才是核心,领袖能力我估计就是未来社会比较稀缺的,部分是因为,现在的父母,尤其是中国父母,都不注重培养孩子的领导力,我们更注重他们的情商,这点东西方教育理念有比较大的差别。

其次,创造力。

K,你们那个时代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我猜想未来世界里,基础教育还应该是集中在一起进行的,这就是说应该还有学校,有学校就有老师,最大的不同应该是老师上课的方式,因为绝大多数课程都由人工智能在上,现在的老师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重复上个学年的内容,或者管课堂纪律,或者做一些教育局要求老师做的和教书无关的事情,未来他们有了更多自由,不再是做苦力。教室里应该不再有黑板,而是让所有学生都戴上头盔、眼镜,听课。老师不再教授知识,而是充当引路人,和同学们探讨一个个问题: 科学问题、做人的道理、人文历史等等。

你知道吗?其实将人工智能,也就是AI,引入到基础教育领域,中国已经开始了这个程序,而且是走在世界前面的。这是一个很让人高兴的事情,因为我们这个体制很僵化,一旦将AI引入进来,僵化的体制有机会被打破,现在的孩子们就多了一个成长的渠道。

我希望中国在这个领域的全球领先,加上我们的科技优势和规模优势,可以让中国的基础教育很快追上世界先进水平。到了你们那个时代,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应该和AI结合得非常紧密,如果是那样,我需要思考如何才能让现在的孩子提早适应将来的高科技社会。

我们现在的学校所教的文化知识其实大多数都可以通过网络查到,而那些在网络上找起来很麻烦,或者没有系统地归纳总结的知识技能,学校又不教。比如说,手机和微信还有移动支付以及抖音这些东西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但是学校从来不会去教。编程技术、赚钱能力、社交能力肯定是未来社会的基石之一,也不教。我不知道在几十年后,你们那里的人会不会觉得现在的人很不可思议?

人性的弱点

在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已经意识到了人性的弱点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基因决定的,后天环境的影响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我想,在未来,在你们那个时代,通过基因手术和编辑等技术,不仅仅一些先天性的残疾或者疾病基因可以从受孕阶段就被剔除,一些人性弱点相关的基因也同样会被找出来,并且剔除,比如说容易冲动的性格、偏执等等。从这个角度来说,生物学是非常看好的一门学科,可惜,在现在的学校里,生物并不是主科,甚至也不是物理化学那样的副科,而是被放在了第三档次。

物理化学是中学学科中的第二档次,但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无法剔除人类基因中的缺陷,医生可以,生物学家可以。现在的孩子没办法让医生编辑自己的基因,但是他们可以多花点时间学习生物学知识,少学一点其他会过时甚至已经过时的东西。只是很遗憾,现在的孩子们根本没多少课外阅读时间,因此也没多少兴趣学习生物学知识,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去玩游戏,这怪不得他们,现在的孩子们太累了。成年人一有机会也想去打牌、玩手机游戏、唱歌洗脚喝酒,凭什么孩子们就不能玩?何况他们的控制能力更低,应该有更多玩耍的时间,包括玩游戏。

在我们这个时代,很多问题都是和连续几十年落后的教育引起的,我的父母都是在1949年前后出生的,他们那一代人,包括生活在城市里的,都只读了一个小学,或者小学都没读完,然后到了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数人只读了一个初中就打工去了,现在建国70年了,大部分初中生仍然没机会读高中,就别说上大学了。

真希望在你们那个时代,所有人都有机会读书,接受教育,只要他愿意,不必要因为学费的关系退学,然后回家去干活。成年人可以花钱上学,这很合理,但未成年人应该有权利接受免费的教育。现在这个时代,世界上有一部分国家提供免费的基础教育,甚至还有免费高等教育,所以将来中国实行免费教育应该是不需要等多久的。

铁皮衣

我们这个时代在教育方面还有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就是,每个人,每个孩子天生就个性不同,天赋不同,但是教育制度只有一套,所有人都只能穿相同的衣服鞋子。这套衣服很僵化死板,绝大多数孩子穿在身上都不合身,但是又不得不穿。国家不允许其他厂家生产其他尺寸的衣服,所以我们山水学堂这样的教育机构只能给一些朋友的孩子定制一些衣服。我可以肯定,在你们那个时代,政府应该已经放开这方面的不合理的管制了,毕竟这不难,因为现在的西方大多数国家和一些穷国家都已经在鼓励民间教育机构的创办和教育创新了。

我们能力有限,只能是一边当裁缝,给脱下了铁皮衣的孩子做舒适的棉布衣服,一边给那些没办法将不合身的铁皮衣服脱下来的孩子生产一些小零件,让他们的手脚松动一些。

未来学生的寒暑假如何度过?

去上培训班?艺术课?参加体育比赛?帮助父母赚钱?社会实践?旅行?打工?不管是什么,我希望几十年后的孩子不再为了考试成绩去上课外培训班。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