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我们山水学堂有一位令人尊敬的老师 – 李赍ji宾

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期,我们山水之间营地所在地王家祠堂里有一所初级小学 – 经济小学(经世济民的意思),也是金井地区当时兴办的众多新派小学校之一。李老师就是这所简陋的小学老师,当时只有二十多岁,出身贫寒,但是非常敬业。

在那个年代,初级小学相当于现在的小学,基本上都是私立的,地方百姓自己建的,高级小学相当于现在的初中,中学则相当于现在的高中。小学老师基本上是本地人,学历不高,工资低;中学老师很多是城里来的,工资高一些;达德中学是金井地区最高学府,教师资历和他们的工资都要高很多。李老师就是金井本地人,家在现在的惠农四家塅。

先生1903年出生,1962年57岁就去世了。他当了30多年的老师,给金井地区培养了不少人才。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正义之士。

当年,我们王家祠堂旁边的九溪寺旁有一个国民政府在镇上设立的自治局。现在听来这也没什么特别,但是在民国时期,以及民国之前,政府的机构只到县一级,所谓古时候的九品芝麻官,就是指县长,乡镇一级都是老百姓自治的。如今在金井镇设立一个自治局,完全是挂羊头卖狗肉,一般来说是为了抓钱,那是个战乱频仍的年代,虽然国民政府不需要给公务员发如今这么多的工资,但是军费开支不小。金井镇是个相对富裕的大镇,所以他们将手伸到了这里。

九溪寺旁这个国民政府压迫百姓,侵害良民,令金井人深恶痛绝,但是又敢怒不敢言。经济小学的年轻李老师半夜写了一副对联,独自贴在了这个局的大门两侧:

缙绅诸公、猪公狗公、似叫鸡公,公不为公,公心何在。公道何存,今日假公图乐利。自治总局、酒局、肉局、是淫秽局,局为骗局,局内者甜,局外者苦,何时结局得太平。

这副对联后来被广而传之,惊动了自治局的上级,派人下来巡视,金井群众纷纷告状,上级最后把这些坏家伙撤换了。

1926年,金井镇的农协风起云涌,赤卫队也如火如荼地开展革命斗争,国民党成立铲共义勇队,在金井镇进行疯狂镇压,抓捕屠杀了大批农民协会会员和赤卫队员。李老师作为一个教书先生,挺身而出,保释了多位农友脱险。

李老师是那一个旧时代里的金井脊梁,同时文采书法俱佳,一辈子助人于危难,待儿女慈爱尽心,又是一位让人尊敬的父亲。让我们为100年前我们王家祠堂的李老师致敬。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