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地讨论] 关于屠呦呦奶奶

屠呦呦是一位中国药学家,在四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中,她是唯一的科学家,唯一的女性。

在我们开展户外活动的时候,休息时很适合各种讨论和头脑风暴,从这位熟悉又陌生的老奶奶身上,看看能够学到一些什么,带有什么样的时代印记,就是很适合的讨论之一。

1. 在她那个年代,为什么会取这么一个很少见的名字

这是一个出生于1930年的九十多岁的老奶奶。在那个久远的年代就有人家给一个女孩子取呦呦这样奇怪的名字,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的确,这个不落俗套的名字说明了老奶奶的出身不是普通人家,而是书香门第,呦呦二字取自诗经“呦呦鹿鸣”。

在民国时期,很多中国普通人家的女孩子别说一个雅致的名字,她们根本就没有名,嫁人后人们就叫她王氏李氏。有名字的一般都是淑华、淑英这种千篇一律的通用女名,那时候,做父母的都懒得去给不值钱的女儿想一个有点特色和期望的名字。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位老奶奶从一出生开始就赢在了起跑线上。因为她有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读书人父亲,不随大流,不认为女子就必须以相夫教子为本份。没有这样的开明父亲,就不会有后来的伟大科学家女儿。

开明是汉语里一个很重要的词汇,代表一种开放包容的人生境界。民国是一个包容而且开放的年代,那时候,中国如金井这样的山区小镇上都会称呼那些正派而且有智慧的人物为开明绅士。

在那个开明的民国,中华民族群星璀璨,屠奶奶算是在那个时代的夜空被点亮,然后在另外半个世纪的夜空中闪耀的一颗明星。

童年和少女时代的环境很重要,开明的家庭很重要。

2 不为人知的伟大科学家

你知道吗?屠奶奶不仅仅获得过诺贝尔奖,她还被英国BBC评选为上个世纪一百年里最伟大的四位科学家之一,其他三位包括

  1. 爱因斯坦,半个美国人半个德国人,
  2. 居里夫人,法国人,
  3. 图灵,英国人。

屠奶奶是唯一的亚洲人。

这个名单可能会令全世界大多数人吃惊,因为国外也没几个人知道屠呦呦是谁。

可BBC不是一般的草台班子媒体机构,他们的评选是很权威的。

也就是说,屠奶奶对人类文明所作出的贡献,超过了我们国家的袁隆平,也超过了国际上大名鼎鼎的霍金等科学家。结论:这个世界上,名头最响亮的人物从来就不一定是最伟大的。屠呦呦连院士都不是,却走在所有中国科学家的前面,第一个进入世界名人堂。

上个世纪的中国人里,影响最大的当然是毛泽东,但他伟大吗?欢迎留言。

屠奶奶受命着手从中药中删选治疗疟疾的药方时,还是个年轻的妈妈,丈夫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大女儿才四岁。她差不多是在歧视的眼光中开展研究的。但这个年轻妇女默默扛起压力和不公,把病人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在那个动乱频仍的年月里,救了全世界无数被疟疾折磨的穷苦人。

当一个人将人类的健康放在首位的时候,哪怕是一个很糟糕的时代,也可以培育出一位出色令人尊敬的科学家。

3. 突破限制,做一个有格局的雅致的人

说到这里,大家对老人大概比较了解了,但估计很多人还不知道老奶奶的名到底是怎么发音的,是yoyo,还是youyou,或者aoao?

答案是youyou,和幼小的幼同音。大部分中国人都会把老奶奶的名字读错,但这个字确实很古雅。我们这个时代很缺少民国时期上层阶级的那种雅致,大街小巷上的人都穿了一身叫做现实主义的铠甲。

前两天在朋友圈中看到一个学生模拟联合国的计划,这样的大型外交活动令人向往,只是目前国内的孩子中,小学生基本上不具备相应的知识积累,初中生里也只有很少城市孩子才有,不是孩子没有品味和视野,而是如今的教育让他们太疲惫了,没时间去追求高雅的东西。

但正如同屠呦呦奶奶在她 那个艰难的年代仍然做出那样意义深远的成就一样,我们的同学们也可以突破自身家庭和这个时代的局限,做一个有格局的,雅致的人。任何一个时代都可以,真正的限制其实主要在自己心里。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