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英语

1. 极少笑的舟舟

大概一年半以前,第一次见到舟舟,那时候他大概是三年级,我就注意到他很少笑,而且眼里都是化解不开的忧愁,在一大群孩子之中很明显。最近周末营看到了他,还是这种愁容满面的样子。

他的愁很明显来自于周边环境给他套上了一件怎么都无法解开的铁皮衣,这件衣服想将他改造成为一个标准的孩子。

大多数家长知道孩子很痛苦,但是看不透本质,因此不知道自己的孩子跟其他孩子本质上有哪些不同,一问起来,说的都是一些结果,或者说症状,问为什么就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了。还有很多家长总觉得其他孩子能够应付,自家的应该也可以。实际上舟舟在本质上就跟其他孩子不同,据我观察,他可能多多少少有一些 ADD(就是大脑多动症),从几个迹象可以看出来:

  1. 骑单车喜欢快速冲。下坡的时候喜欢快速冲的孩子,都是因为平时太压抑了,受到约束太多了,迫切需要释放;相反,平时没怎么受到过分约束的,或者说,身上的约束还没有伤害到自己心灵的孩子,下坡的时候不会采取过激的往下冲的行动。
  2. 舟舟似乎有一些分不清左右,这是另外一个信号,说明他的大脑各功能区发育不是很均衡,区分左右是某个大脑区域的功能之一,一般来说这个区域是和现实生活有关。不能快速区分左右的人,在现实生活的其他方面可能也会遭遇挑战,令人担心。不过不均衡不代表整体能力弱,事实上,据我观察,人的整体能力基本上都差不太多,这是进化的结果。整体能力强的人极少,一般大脑体积会大一些,比如爱因斯坦,比如ELON MUSK。舟舟在某个现实领域比较弱,那他的大脑肯定给旁边的另外一个功能区留出了更大的发育空间,也许是抽象领域,这个还有待发现,因为通过这两次交流,他对我这个老师还有一些戒备心理,我没有机会走入他的内心。生活中分不清左右的人其实不少,我以前就认识一个四十多岁的陕西妈妈,她至今分不清左右,她的女儿是抑郁症患者,可以尝试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种大脑发育异常一般是遗传的,而且往往是妈妈传给女儿,父亲传给儿子。不过两代人之间不一定是在同一个方面异常。
  3. 我们家旁边的池塘里死了一条鱼,舟舟很想将死鱼捞出来,我让他去邻居奶奶家去借,他走到门开又回来了,不敢,后来回家的时候,他还非常遗憾,没有能够将那条鱼捞出来。如果尝试去解读他的这个行为的话 – 这些行为其实也都是信号,我不是在给他贴标签,而是在尝试找出他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关怀与理解,什么样的教育和生活 – 如果当时是旁边的笑笑去找老奶奶借工具捞鱼,她应该不会害怕,这不是说舟舟的社交能力比笑笑弱,这个区别的本质是,舟舟面对的来自人群中的不理解与伤害更多,导致他逐渐丧失了与人交往的信心。社会给舟舟这样的孩子的压力甚至指责,大多数时候不是因为他们做错了,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按照常规方式做事,这种伤害比起批评他们做错了更大,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被冤枉了。
  4. 看得出来舟舟对于学英语很恐惧,我说他可能是一个ADD,也和这个观察有关,因为ADHD 与 ADD 孩子的思维非常活跃,很难集中精力,因此也很难用常规方法死记硬背,需要寻找一些适合他们的,不需要长期集中注意力的学习方式,比如我推荐的【笑笑的农庄】记忆方法(大多数书籍说成记忆宫殿 MEMORY PALACE),就是将记不住的字母单词放在自己擅长和熟悉的农场角落里 – 人是由原始部落进化而来的,那时候的男人女人都必须记住很多地形、植物、动物。。。但是那时候没有字母,没多少符号,我们的大脑因此在地形记忆和形象记忆方面很有优势,其次是声音记忆,但在记忆字母这种抽象符号方面毫无优势。

咯咯笑个不停的笑笑

猜想舟舟擅长的思考领域比较抽象,比较宏大,但可能是因为太抽象,他自己无法表达出来,导致能和他交流的人很少,所以他比笑笑就要郁闷。

笑笑是个思维同样活跃的孩子,她擅长的领域很明确,也不是太抽象和不合常规,她自己说了,想象力丰富,的确也是,我跟她讲起以前带领夏令营学生穿越一个峡谷碰到一只女鬼的故事,她跟住这个话题讲了很久。后来我跟她讲那个用【笑笑的农庄】来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时,她也很有兴致,说明以后用类似的方法来帮助她记单词,至少她不会抗拒。

我昨天是这样给她示范这种形象记忆法的:

假如我们现在要尝试记住下面这句英语:What is the popu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美国的人口是多少?

如果用死记硬背的常规方法来记忆这些单词,估计至少要三个小时。但是将这些单词与含义用故事串起来,放在自己脑海里构造出来的【笑笑的农庄】里时,就会轻松有趣很多,虽然不会马上全部记住,但好处是这样没那么费神,会有故事性。

笑笑的农庄可以是这样子的:在老家,一家人周末去住,是一个农庄,有山有水有猪有牛,有鱼塘有树林,有十几间屋子,很多家具用具,农庄里除了生活着老老少少笑笑的家庭成员,还有各种昆虫、鸟类、野兽、精灵、鬼神,甚至外星智慧生物,大家在这里一起生活,有争吵有打斗,也有友情与关爱。

我们今天只选取农庄一个很小的角落,将上面那句英语融合进这个小小角落里正在发生的一个小故事中去。以后再学习其他英语句子的时候,另外寻找一个角落放进去,慢慢地,这个属于笑笑一个人的神秘农庄会变得很有细节,充满故事,自己没事就走进去逛一逛,顺便温习一下每一个角落里的那些单词和句子,这样学习起来不累,因为有了抓手。死记硬背英语单词之所以累,是因为大脑没有抓手,单词和拼音都是抽象符号,它们与描述的对象之间没有联系。汉字就相对容易记忆一些,因为汉字类似于图画。

针对上面那句英语(美国人口有多少 what is the popu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今天选定的这个角落是猪棚上方的稻草堆,这里有总共六个鸡窝,笑笑家养了六只母鸡,一只公鸡,最左边的那个鸡窝是母鸡大姐的,她叫阿妹日刻 Ame – rica,这个母鸡大姐下了一个蛋,就去美国 America 了,这个蛋很快孵化出了一只小鸡仔,什么 what 也不知道就开始往下挖土 wha-t,挖了半天看到下面有个东西,猜想是 is 椅子,坐了上去休息,抬头看到鸡窝外边还有人口population,想爬上去, po 坡有点陡,他竟然飘 pu 了起来,飞到了空中,这下他来了神 lation…

刚开始家长一定要耐心配合孩子来编这样的故事,因为刚开始会比较慢,但只要坚持下去,编这样的故事就会快很多,因为很多情景会重现,比如:想去鸡窝外看看外面的人口 population,爬坡popu飘了起来,鸡很来神 lation,这样的画面很容易再现,每次再现就将这个单词重复记忆了一次。不费力。

关于笑笑,我还注意到她荡秋千的时候,身体的协调性似乎超过平均水平。另外,她很大方,给了我两颗巧克力。这都是她与生俱来的性格优势,不是父母教育来的,更不是学校教育的结果。这种优势会伴随一生,加以利用的话,会成为人生的垫脚石。比如说,做一些需要跟人打交道的工作,这是她的优势。

相对而言,舟舟将来更适合与抽象事物打交道,比如搞科研,换句话说,在我的眼里,他的愁容满面其实也是在展示一种生存的优势,只是没人看见而已。

不管是留学出去读中学还是大学,英语都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考试往往还会被分为两门:英语写作 + 英语阅读理解或综合考试。对英文写作的要求往往会超过对阅读理解或者考试的要求,说明了国外教育界对写作能力的高度重视。

但是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比较弱,大部分毫无独立思想,文章读起来枯燥无味,倒是那些小学生的作文还比中学生的作文更有趣。

中文写作如此,英文写作能力就可想而知了。基本上问题都类似:内容死板,千篇一律,感觉是僵尸写出来的东西。难怪现在国外顶级大学越来越不想录取中国学生。换做是我,也会尽量不录取中国学生。

一开始用英语写作对大多数学生都很困难,要求太高,如果家长真的想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最好先从造句练习开始,这是一种轻量级的英文写作训练,更重要的是,造句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让他们将一些不相关的词汇用出人意料的方式连起来。 大部分学生都不喜欢背单词,背英语课文,但对于用英语造句或多或少有些兴趣,因为这里有自己创作的成分,而且属于短平快的轻任务。英文写作不仅仅锻炼的是写作能力,也会记住一些单词和语法。

造句不一定需要纸笔,随时随地可以开展。比如我们在开展营地活动时,围绕当时的情景和活动场地,先由学生各自给出一个相关词汇和短语,甚至一句哲理名言,汇总以后,每人用这些词组来造句。英语好的就临时发挥,写一篇短文。交给老师检查、修改,讲解相关语法和词汇的用法,最后大家把自己的英语读熟练,甚至背诵出来。背自己的句子不会觉得枯燥,因为是自己的创作。

举例来说,用下面几个单词和一句哲理名言造句 1) “study(学习)” 2)”self-discipline(自制能力)”3) “wisdom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智慧比知识更重要)”. 这样的造句需要动不少脑筋,但是不需要写很多字,很多学生愿意接受这样的挑战。如今有了手机和翻译应用,这样的训练变得简单高效多了。

堆肥一是让土壤变得更加健康,二是减少环境污染,三是提高城市效率。美国的大城市家庭的厨房里经常会看到两个垃圾箱,一个是普通垃圾,另一个小的专门放可以堆肥的厨余垃圾,而且这种绿色的小垃圾袋也是可以分解的。也许不是所有美国家庭都会这么做,但我认识的住在旧金山和纽约的中产阶级美国朋友家都有一大一小两个垃圾桶。

等我们的同学们来到美国学习,加入我们的山水美国学堂,大家一起租住一个公寓或者别墅生活,厨房里也会有两个垃圾桶,我们尽可能自己堆肥种菜种花,甚至还可以养几只鸡,如果实在没地方,那就在阳台上弄一个大桶子,既可以用来堆肥,还可以在上头养鸡。我们甚至还可以另外整一个大塑料桶,在里面养鱼,自己吃。只是在美国要买到鲫鱼不容易,但是也许可以在河里钓到鱼,拿回来养着。

摘要: 国内不少家庭都有送孩子在美国短期游学的需求,三个月以内,旅游签证即可,不需要在当地找学校,但是能够和当地民众和同龄人深入交流,提高英语水平,打开视野,我们的这个基地就是面向这个市场的。

参与者

长沙山水学堂,位于拉斯维加斯的虎妈一家,她儿子读初中,是山水营地的学生,女儿读小学,我们正在洛杉矶寻找一两个长期合作单位,可能是营地,也可能是语言培训学校。

如果国内有其他体制外培训学校愿意加入这个团队,参与基地的建设,非常欢迎。如果只是以合作者的身份加入,也很好。

选址

目前第一选择是洛杉矶,因为这里是国际大都市,资源丰富,另外虎妈距离这里也不远。

第二选择是拉斯维加斯,虎妈在这里,便于管理。

第三选择是北卡州,这里有罗老师的朋友,他能提供几乎免费的房子。

如何教学

主要是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当地的各种社团活动,比如当地志愿者组织的慈善活动,去当地学校交流,插班就读一段时间,自己在当地商场购物买菜,自己做饭,自己举办晚会,邀请当地人参加。

除此之外,我们也会学英语,提高词汇量。

在游学期间,基本上不上其他课,一切围绕英语水平和文化交流而展开。我们会购买一些单车,周末带领大家在周边骑行,徒步,参加周边集镇的一些活动。

老师

聘请当地退休老人或者家庭妇女,带领同学们开展各种活动。中国老师负责后勤和视频记录。罗老师和虎妈一家都会说英语。

成本

由于我们基本上不会去各城市旅游,主要是固定在一个城市,所以成本比一般的游学低很多。租用一般的民房就好,默认是别墅。

收费

待定。学生的旅游签证有效期是三个月,我们按月收费,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三种收费标准。在当地学校插班就读需要另外收费。

何时前往

暑假为主,其他时间也会面向体制外的孩子开营。具体行程计划待定。

在当地插班

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可以在当地学校插班,中文老师负责开车接送。完全没基础的则留在基地与外教一起活动。

walking tree
  • Scientists Found a Caterpillar 科学家们找到了一种肉虫,That Eats Plastic 他们能吃塑料. Could It Help Solve our Plastic Crisis? 这种虫子有没有可能解决我们的塑料危机?
  • There are now 现在(世界上)有 more than 超过 50 known species 五十种已知的 of ‘plastivores 塑料虫,’ or plastic-eating 或者说吃塑料的 organisms 有机体, mostly 大多数是 bacteria 细菌 and fungi 和菌类, that can turn plastics 它们都能将塑料变 into energy 成能量.
  • One of these 其中一种, the greater wax moth 是大蜡蛾, is offering scientists hope 给科学家带来了希望 in the fight against plastic pollution 在与塑料污染的战斗中.
  • The researchers 研究者们 were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特别有兴趣 in how this caterpillar 对这种肉虫, together with 以及 the microorganisms in its gut 它肠道里的微生物 — its microbiome 叫做微生物群落 — could break down 能够化解 and metabolize plastic 并且代谢塑料.
  • That work 那项研究工作 included 包括 separating out the bacteria 分离细菌 from the waxworms’ gut 从蜡蛾的肠道中 and growing it 并且培育它 on its own 单独 in the lab 在实验室. They found 他们发现 that one particular species of bacteria 有一种细菌 could indeed 的确能够 survive 存活 on nothing but plastic 只吃塑料没别的 for a year. 整整一年
  • Both 这两种生物都 can consume plastic 消化塑料 on their own 单独. However 但是, when the two 当这二者work together合作时, it rapidly 它能够迅速 accelerates 加速 the plastic biodegradation 塑料的生物化解. What’s more 还有, the researchers found 研究者们还发现 that caterpillars 肉虫 that ate plastic 吃塑料的 actually 实际上 had dramatically higher amounts 有多得多的 of gut microbes 肠道微生物.
  • These caterpillars 这些肉虫 aren’t some mutant 不是一些变种 evolved for the modern world 从现代世界进化而来的, either 也(不是). These so-called waxworms 这些叫做蜡虫的 are actually bee pests 实际上是蜂巢里的害虫 that invade beehives 它们会入侵蜂群 and live off the honeycomb 吃掉里面的蜂巢.
  • How much plastic 多少塑料 can a group of very hungry caterpillars eat 一群很饥饿的肉虫吃掉? According to the scientists 根据科学家的说法, about 60 waxworms 大约六十只蜡虫 chewed through 能吃掉 a matchbook-sized square of plastic bag 一个火柴盒大小的塑料袋 in under a week 在一周时间内. Clearly 很明显, the world would need 这个世界将需要 a lot of caterpillars 很多很多肉虫 to solve its plastic problems 来解决它的塑料问题. 
  • But 但是 LeMoine (叫做LeMoine的相关项目负责人)says that’s not really the point 说这并不是重点. “Waxworms are not 蜡虫不是 an immediate solution 直接解决方案 to plastic pollution 针对塑料污染的,” he says. 他说
  • However 然而, if scientists can 如果科学家能够 unravel 解开 what makes 是什么使得 these caterpillars 这些肉虫 and their gut bacteria 它们肠道里的细菌 flourish 生机勃勃, they might be able to 他们也许能够design tools 设计出一些工具 to wipe out plastic 来解决掉所有的塑料. “A better understanding 更好的理解 of how this synergy works 这种协同工作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may guide 也许能够指导 future efforts 未来的努力 to design the ‘perfect’ 去设计一个完美的 plastic 塑料 biodegradation 生物降解 system 系统,” he says 他说. 
  • That goal 那个目标 is still far 仍然很遥远 from complete 距离实现.
  • How does 如何 fasting 辟谷 cure diabetes 治疗糖尿病?
  • The pancreas 胰脏 can be triggered 可以被激发 to regenerate itself 让自己重生 through a type 通过一种 of fasting diet 节食, say US researchers 几位美国研究者说.
  • Restoring 恢复 the function of the organ (这个)器官的功能 – which helps 有助于 control 控制 blood sugar 血糖 levels 水平 – reversed 扭转了 symptoms of diabetes 糖尿病的症状 in animal experiments 在一些动物试验中.
  • The study 这项研究,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Cell 发表在《细胞》杂志上, says 说 the diet (节)食 reboots the body 让身体重新焕发生机.

《细胞》是全球最顶尖的科学杂志之一,在这本杂志上发表这篇研究成果的是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科学家,他们对老鼠的绝食是这样的:每个礼拜四天绝食,持续几个月,看到了效果,但是他们没有在糖尿病人身上实验。七天之中四天绝食,属于轻绝食,不算辟谷,英语里可以说 fasting diet。为什么绝食对治疗糖尿病有作用呢?原理是:绝食能够启动胰腺的一种重生机制,产生新的健康的beta胰腺细胞,代替受损伤的病细胞。这种BETA细胞是生产和储存胰岛素的。

不止是糖尿病,科学家还发现那些节食减肥的人出乎意料地治好了一些其他疾病,包括心脏病、癌症,甚至对硬化症也有效果。

我们身边都有很多人得了糖尿病,而且几乎没有听说治好了的,这种病很麻烦,但是没有听说谁去尝试上面这种通过辟谷来治疗糖尿病的。我父亲是个糖尿病患者,他在世的时候我不知道这种通过辟谷来治疗糖尿病的办法,所以从来没有和他建议过,但是估计他不可能听我的。

即使所有的中国糖尿病人都知道美国一个顶尖科学杂志《细胞》上刊载了这么一篇文章,我估计也没有几个人会去尝试这种另类的治疗方法;如果这些糖尿病人知道台湾不少医生和患者建议这种方法,可能会多一些人去尝试;如果是中国一位著名医生比如张文宏也推荐,估计最多仍然不会超过1%的病人会去尝试;但是如果那些来乡下租一个场地搞变相直销甚至可以说是明目张胆骗人的坏蛋来跟这些病人说,辟谷可以治疗糖尿病,我父亲这样的病人一般都会听。

倒不是说我父亲这一代人会更相信骗子,他们只是倾向于相信一个活人,而不是网络上的某个人,更不会相信连视频都没有,只是在一本没听说过的所谓顶级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的外国科学家的话。

如果我得了糖尿病,我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去尝试辟谷,一是我尝试过辟谷大概两周,一点问题都没有,更重要的是,我天生很愿意尝试新事物,对于辟谷这种不花钱的体验,完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和恐惧。但我是中国社会中的少数派,大部分人,尤其是中国中老年人,都和我不是一类人,哪怕有权威医生当面建议他们辟谷,他们也无法接受这种过于另类的治疗方案,宁愿每天吃药,主要是那些上年纪的人。

如果是医生建议,我估计我父亲会去尝试辟谷,虽然他很固执,但固执的人在某些方面也是很灵活的,我父亲会为了省钱去尝试辟谷,哪怕对他来说,好多天不吃东西会让他想起小时候 – 六十年代初 – 冬天在地里面挖红薯根吃的那三年可怕的饥荒。

所以,固执的性格其实大家都有,只是分别体现在不同的方面而已,可惜大家都只看到别人身上的固执,没几个人能够看到自己身上的固执。这种固执不仅仅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也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健康,我们很多人不仅仅会在糖尿病这样的问题上因为固执、墨守成规而生病,在人际关系、教育、眼界等方面同样会因为固执和墨守成规成为近视眼,甚至拖孩子的后腿。

山水学堂强调学生的双语交流能力,世界格局和判断力,所以我们打算在人手齐备之后,推出一个双语广播电台,学生自己写稿、自己播音,每周两次对全世界进行广播,用双语向全世界介绍我们这个城市、和我们学生自己,大声向全世界喊出自己的心声、梦想。

如果是夏令营,我们一般也是计划每天下午午睡起来之后,都是安排这个活动,每天制作一期双语视频节目,然后发布到我们的英文频道上。

营长安排分工:写稿、查字典、翻译、播音,录音由辅导员志愿者用手机负责,指导翻译由辅导员负责,指导播音、纠正发音、上传学生的音频文件和照片到山水学堂的 YOUTUBE 和 FACEBOOK 以及国内的抖音这三个频道。

山水之间冬夏令营和周末营的晚间活动主要包括学生中英双语广播录制。这个广播电台主要是两部分内容,一是所有学生当天的主要想法和发现,二是介绍金井镇。

Continue reading 学生中英双语广播 + 采访 + “金井之窗”国际广播电台

1

中国人学汉语,美国人学英语,顺序都是按照先听说后读写的顺序来的,这个很自然,很容易理解。

我们这一代人以前在初中时学英语,由于条件限制,顺序则是先读写再听说,现在条件好了,一般是先读课本,再听说,最后写作,也就是读听说写的顺序。那么这个顺序合理吗?为什么现在很多老师和家长觉得不合理,要回到听说读写这个顺序来?如果不合理,那为什么几十年以来,学校一直没有改变?

事实上,这些强调要多听,强调要创造一个英语环境的老师和家长,唯独没有强调创造这种英语环境的条件和成本,而这种成本是绝大部分中国家庭不具备的。最明显的,创造一个英语环境往往意味着要持续上外教口语课,而且必须是一对一才效果比较好,这就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另外,这样的家庭往往能够在孩子读幼儿园开始就上英语课,一般农村的孩子身边哪有这样的幼儿园?

还有一个学习时间的问题。有钱人家可以让孩子从幼儿园和小学回到家之后,还有很多时间沉浸在英语里,大多数家庭要么没有这样懂教育的家长,要么安排不出这么多时间来陪孩子学习,要么,就是压根不懂英语。在学校里学英语,由于英语老师少,学生多,实际上只能是单方面输入为主,没办法和学生一对一互动,学生说的机会很少。

所以,即使是在条件比较好的幼儿园和小学,学生在学校里也没办法真正练习说。家庭环境比学校条件重要得多。

2

既然绝大部分家庭的条件都有限,家长基本上都无法用英语和孩子对话,那就只能从其他条件着手,我在这里给各位家境普通的家长提一些建议:

第一,一定要经常提醒孩子查单词的习惯。纸质版的汉英词典已经过时了,现在有电子词典,淘宝上有,也不贵,每天吃饭前,父亲母亲或者还加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每个人出一个中文句子,要求小朋友用电子词典查这句话用英语怎么说,比如:“我昨天看到一个人骑着一头猪去买菜。” “去年王二家的媳妇被马蜂蛰了,今年王二也被蛰了。” “我们公司来了一个好丑的会计。” 如果是单纯让他们查,不跟读,应该是不会厌烦的。培养习惯很重要,开始一定不要给他们太大负担,最好不要要求他们跟读,最好家长自己先跟着电子词典读,让孩子笑话,来引导他们跟读。这种练习花钱很少,也很容易操作,时间不多,如果养成习惯,会创造一个不错的自学英语的环境。

我们不具备和母语一样的英语环境,可以借助网络这个英语环境,而手机和词典就是将网络英语环境接入到家里来的自学工具。

翻译错了没关系,发音不准也没关系,先上路再说,有了兴趣就好办了。

第二,如果家长在身边,用手机上的百度翻译比电子词典或者翻译笔要好,更精确,也更完善。说英语是输出,也是整理大脑中的知识储备,查单词是给这种“输出”打基础。他的好处之一是可以让学生反复听某一个单词的准确发音,将每一个单词都说清楚。我们很多家庭让孩子反复看或者听英语卡通片,没有字幕,意思需要根据画面去猜,这种方法对幼儿园小朋友是可以的,因为他们没办法查字典,但是山水学堂面对的主要是小学生和初中生,对他们我不推荐这样的学习方法,因为效率并不高。

我以前注意到有一个接受这种强调看动画学英语的十来岁学生,在模仿动画视频跟读的时候,语调可以学得很像,但实际上不少单词读得根本不准,或者读错了,但是没有人纠正他,他跟着动画学的时候并不知道每个单词的意思,那句话的完整意思是什么只怕也不知道,他只是看到了某个画面,就凭记忆把那句英语说出来。

很多用这种方法来学英语的孩子都有这个问题,不少单词都是溜过去的,因为他们不知道动画里那个角色说的是一个什么单词。这些孩子在生活中的确偶尔会蹦出一句英语,但这说真的没什么了不起,看了那么久的英文原版动画,偶尔在生活中蹦出一句英语是正常的,只是和体制内学校这种级别相比算是一个惊喜,我们其实可以做得更好。

那种花大量时间看动画的孩子听力的确都不错,因为听得多,但口语都一般,翻译出身的我更强调沟通能力,所以我们山水学堂会有更多时间训练学生的输出。

第三,说到输入,除了原版动画,还有其他输入内容,包括电影等,对小孩子来说,动画是最合适的,如果山水学堂里以后有初中生高中生,或者是陪读家长想自学英语,我会让他们每天翻译一条国际新闻。这样做有几个明显的好处:国际新闻有故事性,其次,可以打开视野,积累作文素材,第三,将来出国的话,不至于什么都不知道。

bing.com 这个微软公司的搜索引擎上可以找到很多新闻网页,联合国网站在我们国内也是可以打开的。

为什么不是童话故事,而是科幻小说?

因为童话大家都熟悉,而科幻小说是现在的很多孩子不熟悉的。科幻世界是有可能在不久之后就到来的,思考科幻世界有助于我们对世界走向进行预判,而童话则是不会在现实世界发生的,注重的纯粹是想象力,没有多少逻辑推理和思考。

请注意是大家合作写同一个小说,而不是每个人写一个科幻小说。

所以,请带个本子来。大人也一起参加创作。

我一直认为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创新意识、想象力都很令人担忧,如今的孩子,绝大部分连自己长大之后想做什么都不知道,绝大部分家长都不知道孩子擅长什么,有哪些天分,只知道孩子有哪些缺点。对未来对生活完全没有概念其实是因为对这个世界完全没有安全感。

当这个人群在社会上占绝大多数时,就很可悲,很可怕。

我尝试过组织小剧场,剧本创作等活动,但每一次都是因为各种现实的原因而放弃,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们太想玩了,对任何需要动脑子的活动都有一种本能的抗拒,包括学英语。对于辩论赛大家是有兴趣的,因为这是用母语,而且不需要记什么东西,只需要将脑子里本来有的东西输出来而已。

所以我想这次尽可能让大家的创作变得和辩论赛一样轻松。设计集体写作的本意就是为了降低写作的门槛,融合了中文写作练习、对人生目标的思考,以及英语翻译、单词记忆,可能部分基础好的学生还有英文朗读、录音。

这个科幻小说有比较详细的设定:

  • 时间设定在五十年后的金井镇,故事背景是一次聚会,一些成年人由于一个特殊原因回到故乡,于是有了一场交流,以及之后的故事,他们一起在故乡金井散步,回忆五十年前的老金井,以及发生在山水学堂里的一些人和事。

角色必须是参与这个营地创作活动的人长大以后的样子,可以有老师,不能有其他人,除非只是作为一闪而过的路人甲路人乙。

每个人都尽量只写自己,包括自己的职业、社会地位、收入、家庭、朋友圈、理想、苦恼、疾病等等。也可以稍微描述一下家人的情况。

每一个人发言完毕,其他人都对这一段故事情节的的真实性举手表决,大拇指朝上表示比较真实,可能发生,大拇指朝下则表示认为这种情况不会发生。

故事接龙过后,开始写作。安排一个人用语音输入的方式,将每个人自己的故事修改完善,输入到电脑或者手机里,或者先写在纸上,形成一篇小说的初稿。

接下来是翻译过程,我们教学生使用手机上的翻译应用将小说翻译成英语小说,一次一段,中英文对照,然后所有人跟着手机读,对单词和语法形成记忆。

最后是录音过程,由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负责,如果都不想录,则发给我们学堂在美国的外教海特老师负责录音之后发给我们。

这样的活动充分反映了我们山水学堂的教学特点,就是以项目为基础,融合多门学科,还有相对的高难度。作为指导老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将一个个天马行空的想象拉回来,回到陆地与现实。同时,老师也会参与这个故事接龙,塑造一个角色,用成人的思维对整个故事进行掌控,进行示范。

翻译的过程不需要很多英语基础,因为手机上的翻译精确度已经很高了,老师会对其中明显的错误进行纠正,但一般来说不需要很多干涉,这个时候学生的学习进程不要被连续打断。

这样的学习过程完全是学生为主,一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二是让他们的学习兴趣,包括对写作和英语的学习兴趣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