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一二三年纪

一般这样的微缩景观是小石头垫底,让土层透气,然后是枯树枝、表层腐殖土等,再铺上一层青苔,用小石头压住。

需要用到镊子,或者筷子等。

不能用湿土、烂泥巴,保持瓶子的整洁。

结营后,大家可以将这个景观世界带回家,看看它能存活多久。上面这一瓶子植物存活了四十年,一直被密封着。

很多人都在说学英语要用英语去思考,跳过中文翻译成英文这个步骤,我一直对这种说法抱怀疑态度​。如果英语是我们的母语,这个当然没问题,但对于一个并不生活在英语环境中的中国孩子,你让他跳过母语去用吃力的英语思考,起码会非常难受和不自然。

我觉得,还是只能老老实实地先用母语中文思考,然后在头脑中转换成英语,再说出来给外国人听,这个翻译的步骤是跳不过去的。

的确,我们会看到一些经常听英语的孩子能够做到英语脱口而出,这是因为他们说的都是经常听的熟悉的句子,如果碰到一种特殊情况,学过的英语中没有哪句话能够表达自己想说的,那这些孩子是不可能脱口而出的,他肯定会僵住。

那种所谓的英语脱口而出其实是个假象​。​动画片里或者绘本里的英语和现实生活是有很大的距离的,如果你不是每天都在听说生活英语,期待靠多听动画片就能够让口语上来,不现实。

我坚持老套一点的学习方法,每天做一点翻译,积累词汇量,训练这种语言转换过程,每天做不会那么累。熟练了,英语就能脱口而出了。

翻译什么呢?就随便问一个关于世界和生活或者教育的问题,然后自己翻译出来。

不管是大人孩子,背单词都是一个头痛的问题,目前来说也不存在特别好的省时省力的记忆诀窍,但这个问题是必须面对的。七岁之前可以不背单词只学口语听力,那么七岁之后就需要阅读带文字的绘本了,除了阅读中文绘本,也可能会需要阅读英文绘本,那就涉及到认汉字和记单词。

假如家长老师觉得先认汉字,以后三年级再去开始认单词比较合理,那没问题,假如有些家庭希望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记单词,那对于七岁的儿童,怎么样记单词比较合理呢?

抄生词表肯定是不合适,因为一开始学生就是抵触的,这个我想家长们都认同,最好的方法还是在游戏中,在比赛中,或者至少是在句子中,在画面联想中去记忆。

1

回到家里,假如大人在身边,其实手机上那个《百词斩》背单词的应用是可以用的,它的设计比较合理,对孩子来说,有一定趣味性,有画面,可以猜测,每一次点击都有回馈。

假如大人不在身边,孩子自己有平板,上面也可以安装这个。有些电话手表上估计也是可以下载安装的。

2

淘宝上有那种一百多块钱的电子单词卡可以考虑买一个,不过只能固定放在家里,因为要配耳机才能听到发音。最好是将耳机和充电线以及这个电子单词卡固定在饭桌旁,或者厕所里,让孩子利用碎片时间顺便背单词的习惯,也不需要老是找耳机与充电线。

它的功能与《百词斩》差不多,但是不能玩游戏,没有视频等。不耗电,也不影响视力。

3

翻译笔 – 这个一定要配一个,可以节省很多时间精力。看绘本的时候扫一下就知道意思了,这个查字典查资料的习惯太重要了。

我们夏令营周末营经常会建议带翻译笔或者翻译器过来,没什么推荐的,选便宜的结实的就行,这里经常开展户外运动,去河里玩,另外孩子之间容易拿错,要是买个贵的,孩子丢容易掉,因为这个导致大家都不开心就不好了。对于学生来说,最低配置一般就够了。

4

对于那些有了一定词汇量的孩子,他们在碰到需要表达的时候,由于小学老师基本上不教语法,所以导致他们没办法将自己的词汇量用语法知识组装成一句话,这会影响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尝试过下面这种相对复杂但孩子会觉得很有成就感的学习方法。

  1. 首先,我让一个学生说出一个和当天所见所闻有关的句子,比如说:“今天我捉到了一只奇怪的虫子。”用中文。
  2. 然后我让每个学生说出这句话的主语是哪个词(我),谓语是哪个词(捉到了),宾语是什么(虫子)。
  3. 然后我要他们判断这是陈述句、一般疑问句,还是特殊疑问句(陈述句)。既然是陈述句,大家就知道不需要改变很多句子元素的顺序。
  4. 再问:“句子中有没有时间?” 回答:“有(今天),老师,今天要放到句子最后。”
  5. 语法问题结束,大家对要说的英语的结构有了数。接下来开始翻译整句,只要将中文词替换成英文单词就是了。分两步走,会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6. 当他们用自己掌握的规则,用自己的词汇,整出了一句从来没有学过的英文句子时,是很有成就感的。这种学习需要集中注意力,和游戏通关一样,会让学生们记忆深刻。

接下来,让另外一个学生说一句中文,将上一个学生的中文句子换两个词,比如(上午我捉到了一只奇怪的蜘蛛。),再次点整句翻译,再次对所有单词记忆,这一次有很多单词就变得熟悉了,比如说奇怪的这个词。

第三个学生接下来再改变两个词,比如(上午哥哥踩死了一只奇怪的蜘蛛。)整个记忆过程好像是一个探险的经历,孩子全程掌握所有主动,记忆效果不错。

采用这样的学习方式,记住了单词,也领会了语法。家长们完全可以在家里试一试。自己也可以这样自学。

对大多数家庭来说,找个国际笔友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我想自己做这么一个网站,让学生们在网站上写英文信件,然后我们转发到我们在脸书 FACEBOOK 上的交友平台上去,如果有人回信了,我们再复制到这个网站上来。

中国孩子之所以很难找到国际笔友,最主要的问题其实不是语言,而是因为政府不允许翻出去,绝大部分国际网络上的内容在国内是看不到的,所以我们山水学堂就想利用自己的技术,帮大家把英文交友信投出去,然后把国际笔友的回信又取回来,交给你。

点击这里尝试写第一封信,这个平台由山水营地的志愿者们管理,目前是免费的。不一定是孩子,大人也可以尝试。不过由于你的这种信是会公开的,所以不要写个人隐私方面的内容,也不要写政治敏感话题。就写科学,写环境,写未来世界,人工智能这些有意义同时也不敏感的话题吧。你写的东西有深度,有见解,就会吸引到相应层次的笔友。如果你写的东西很幼稚,那可能吸引的笔友就会少一些。

山水学堂的志愿者们还可能会免费帮你修改写作里的错误。

其实世界上想了解中国,在寻找中国笔友的儿童也有很多,只是由于语言的关系,家长老师不得其门而入,无法提供帮助,导致双方都在望洋兴叹。那些英语好,会翻过网络高强去外部英语世界的大学生很多都做不到,我在Facebook上经常会碰到一些国内大学生想和我交朋友,我猜想他们主要是因为在那上面交不到外国朋友,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我。可惜我根本没时间也没兴趣和他们聊。

这就说到一个根本问题,那些国内大学生即使来到了Facebook这样的国际大广场上,还是哑巴英语,不会交流。其实他们只要去那些兴趣小组里多用英语发表评论,发表帖子,就会慢慢交到朋友了。这些大学生不这样做,是因为中国的网友大部分喜欢看热闹,很少发表严肃的长篇评论,最多是三言两语开个玩笑,或者一个简单的姿势“顶”。这样懒而且被洗过的头脑是需要撞得头破血流,才能融入国外的世界的。

但儿童不同,外国的儿童和中国的儿童在本质上没多少差别,起码中国儿童暂时还没怎么被洗。脑。他们之间的沟通会简单很多。

不知道如何翻出去直接进入国外的网络世界的家庭,可以使用我们这个免费平台,点击这里先写一封信。

电子设备主要是指翻译笔、翻译器,其次是电子词典,还有学习机等。

翻译器的查词典功能

不管是学习什么,都要有一定的自学时间和自学工具,而很多孩子对于学英语是既没有自学时间也没有自学工具,从头到尾是被动的。可以想象这种状态下怎么可能把英语学好?!

最重要的自学工具就是翻译器或者翻译笔,有不懂的随时可以查词典。以前是用电子词典,后来我发现在翻译准确性等方面远远不如手机上的百度翻译,但是由于手机会让人分心,所以后来开始留意翻译笔,发现越来越好,又后来发现市面上有便宜的翻译器,也不错,性价比都已经远远超过了几年前的电子词典,所以今年以来一直推荐。

当然大多数孩子不会没事就自己去查词典,这个需要家庭环境来引导。有问题不要再去问家长或者老师,完全可以尝试在耐心不发脾气的翻译器上去找答案。一旦孩子有了这个习惯,日积月累会进步不少。

🌸🌸

旧手机的提醒功能

儿童做作业需要提醒,刷牙洗手要提醒,上厕所也要提醒,靠大人每天不断提醒大家都烦,为什么不让手机平板来定时提醒?有闹钟,有日历,各司其职。日历是个好东西,我每天都会打开日历好多次,把要做的事情都记录上去,晚上可以看到当天都做了一些什么,其中哪些是有效率的,哪些是浪费时间。

闹钟适合提醒一些简单事情,重复的,日历适合那些不重复的,或者只在一段时间内重复的,以及需要一定步骤来完成的。

所以用不能联网的旧手机来协助学习,也很有用。这种专门用来负责提醒的小机器人最好固定在墙上某个位置,不会被取下来的。

🐟🐟

电话手表的提醒好友功能

朋友之间互相鼓励和提醒。家长记得提醒孩子,重要事情不仅仅自己要赶紧做,也要打电话提醒学习小组的同学做,比如说,吃饭之前必须学习英语,用英语写作,行成习惯。来自朋友的提醒比大人的提醒有效得多,会塑造一种很友好的学习氛围。

不吃饭 不等于 不吃饭,这不是处罚,而是鼓励孩子去养成一种习惯,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会觉得不学英语先吃饭很不自在,就如同早晨起床不刷牙就去吃饭一样。

其实刷牙并不是一个很愉悦的活动,孩子最早也是抵触的,后来就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个好习惯也成了保障我们口腔健康的一个好帮手。

先翻译几句英语,或者用英语回答几个固定的问题,再吃饭,会将两件事在大脑潜意识中捆绑在一起。如果儿童从小养成这样的学习习惯,雷打不动,可以想象日积月累ta的英语水平会提高有多快。

吃饭前做什么学习任务呢?我建议让他们固定回答下列几个问题中的任意一个,然后使用翻译笔翻译出来,读一遍。

  1. 我今天犯的错误里,哪一个是最严重的?为什么?
  2. 今天谁帮了我?帮了什么?
  3. 明天我要做点什么不一样的东西?

这三个问题很明显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孩子的英语水平,每天几次回答这样的问题,本身会让孩子变得成熟,而坚定。

刚开始会很困难,家长可以只要孩子回答一个问题,哪怕几个字也行,然后翻译,慢慢地ta自然会主动回答其他问题的,千万不要强迫。一定要坚持,不管多饿,多累,都要过这个环节,写一个词,然后翻译成英语也行。

我是这样和我们学堂里的孩子说的,培养一个学习习惯就好比自己设计制作一个机器人帮手,刚开始有困难,一旦做好,这个机器人就会和我们形影不离,帮我们学习,减轻学习负担。

一般最多两个月就可以培养一个新习惯。

我觉得,对于学英语,即使是小学幼童,也最好尽可能和他们讲一讲语言规则,就是语法,只要不是太多太繁杂,其实语法知识和游戏规则一样,并不枯燥无聊。让他们掌握了最基本的语言规则,然后用游戏的方法去学英语,他们就可以构建属于自己的语言新世界,很有成就感。

英语语法就是游戏,会避免在游戏过程中迷茫无助,心中会有方向。

中国人特别喜欢强调被动学习,包括抄写、读经、磨耳朵。。。我有时候刚建议让孩子主动造句,早些写作,或者类似的主动学习方法,话刚说出口就会遭到一些孩子妈妈反驳,一般都是这样的:孩子还小,基础不牢固,现在就。。。不觉得太早了吗?就和我让孩子去学游泳,去玩水,去体验大自然,去学习赚钱一样,总是会遭到很多人反对。

仿佛只有用绳子牵着,孩子才能学好。

有人会说,在英语国家,没人学语法,儿童也学得很快啊!在那个环境里,其实幼儿潜意识里是自己在总结规则,可惜我们这里不是英语国家,没有那样的英语为主的环境,幼儿没办法自己用潜意识去建立另外一套规则,只能靠外部的方法让他们在脑海里形成。

我认识一些一直在学中文的外国成年人,他们也是跳过中文语法,直接和人交流,但实际上很多年了,根本没什么进步,总是在翻来覆去地重复相同的错误。比如说:感谢你非常(意思是非常感谢你)。如果

不过我不是说幼童要学会所有的语法,而是最重要的那些,对幼童来说,只要掌握了最重要的语言结构规则,他们说出来的英语就不至于错得太离谱,只要不是错得很离谱,对方就能理解,只要对方理解了,就会形成一种正反馈,儿童下次也会争取用这种语言规则自己去说一些没学过的英语句子。

否则,和很多孩子一样,永远只会说那些学过的英语句子,碰到新情况就成哑巴了。

最基本的英语语法并不复杂,就是那些句子各元素的顺序。只要这个说对了,什么时态什么第三人称之类的语法并不重要,有些错误人家也可以明白。

举例来说,你想用英语说这句话

“你想买什么?”,如果你说成 What you want buy?虽然有两处错误,因为正确说法是 What do you want to buy?但是并不会影响对方理解。这就好了,说错了只会影响英语考试成绩,不影响沟通。

金井镇井溪村金龙坝
金井镇井溪村金龙坝

最基本的英语语法是下面这几点:

1. 时间和地点等状语在英语里必须放在最后,而在汉语里,这些元素都放在谓语之前。汉语是严格地把绝大部分修饰性元素放在修饰对象的前面,除了补语,放在后面是为了强调。

2. 汉语对待陈述句和疑问句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态度,而英语碰到一个疑问句则喜欢大惊小怪地折腾,颠来倒去,无中生有,尤其是对于特殊疑问句,必须将特殊疑问词放在最前面

3. 除了状语这种最常见的修饰性次要元素,在英语里,那些相对臃肿的定语也往往是放在被修饰对象的后面的,这和汉语不同。比如说这句话:“她最终买了那条从去年一直惦念到今年的狗狗。”在这句话里,“那条从去年一直惦念到今年”是一个很长而臃肿的定语,所以汉语里加上“的”这个字表示前面是定语而被修饰的对象是宾语“狗”。在汉语里,如此臃肿的定语仍然会坚守阵地,处于被修饰词狗的前面,而在英语里,这个定语必须放在狗的后面。

这三条就是我教儿童英文时首先突破的基本语法规则。学生们不觉得特别复杂和难掌握。

想办法多和英语世界沟通,方法之一就是每天主动把自己的日记翻译成英语博客,发表在国外的网站上去,和英语国家的读者朋友多沟通。而要做到这点,就要求把语法放在一个更重要的高度,低年级孩子学基本语法,高年级学高级语法,早早地和外部世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