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人格

木心是陈丹青介绍回大陆的,这两个人都很了不起,下面这几句是木心写的最让人动容的文字,我从自己的角度来尝试解读一下,看看能否给同学们带来一些关于人生活法的启发:

1

你再不来,我就要下雪了。

凡夫俗子这样说,“你再不来,天就要下雪了。” 木心改了一个字,“你再不来,就要下雪了。”令很多人目瞪口呆!

这叫做跳跃性思维。诗人一般都具有这种特质,他们能够上天入地,比如李白等大唐诗人,而木心是这个群体里的顶级高手。

我们来解构一下上面这句话:

从地上的【你】,快速跳到天上的【雪】,这是一个思维和想象力方面的大动作,这个虽然不难,但具备这样的思维习惯的人不到一半,我们的语文老师绝对不会特意教学生这种思维的跳跃。

然后,两个【人】,一个【天】,短短两句话就写了一个爱情故事,还有下雪这样的场景,只有习惯了思维的跳跃的作家,才会这么信手写出这样抽象而飘渺的微型小说。

最后,(【我】要下雪了)这种思维模式方面的急转弯,真的可能就只有木心这样的神人才能写出来了,正如一些自闭症患者能够随机弹奏出一首天籁之音一样,没有天分,靠努力是不可能写出这种文字来的。

这就是跳跃性思维人群的特点,也许你的孩子有这样的潜质,但是一般不会被人重视。

2

看在莫扎特的面上,善待这个世界吧。

这句话的特点也是如此:在绝大多数人眼里看似不太相关的两件事【莫扎特的音乐】【善待这个世界】,木心随手把他们串起来了,告诉你这二者之间其实是有一根细丝在连着的。

有些人天生比较擅长推理,比如福尔摩斯,他们具备将相距遥远的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找到共同点的能力。福尔摩斯与木心之间的相同点就是,他们都孤独,又都具有这种发散性思维。

这样的推理能力,普通人用一辈子都学不来。有些跨度,需要你跟着跳过去才能看清,很难,但因为跨度很大,跳过去之后有一种刺激感。

当然这二者之间还是有不同的,木心的寻找跨界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模式的能力主要是面向抽象事物的,而福尔摩斯主要是面向具体事物的。

我不知道木心要我们看在莫扎特的面上,是指他的音乐,还是莫扎特这个人,我猜两者都有,因为莫扎特一方面给世界带来了那么好的音乐,另一方面作为天才,他的内心应该也是孤独的。

3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读木心的文字,和读《红楼梦》有一种相似的感觉,就是有一种阴阳平和的性别倾向。纯粹的雄性荷尔蒙作家比如海明威应该一辈子都写不出上面这样的句子,他一般这样写,“那头老公牛走不动了,一个独臂男人喝了一瓶酒,一个人把它给宰了”。而那些岁月静好的小女子估计会写成,“窗台上的玫瑰开得很慢,我用了一个上午在化妆。。。”

在一辈子打单身的木心的笔下,没有枪炮,烈酒,也没有红唇、胭脂,我们看到的是那些中性的物件:车、马、邮件、精致的钥匙。

文如其人,木心这样的性情,会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也许我们不知道的是,他向往的是某种禁忌之爱,所以他对于爱的描绘,都非常飘渺而遥远,比如,“你锁了,人家就懂了。”“你再不来,我就要下雪了。”

在他的笔下,你看不到他理想的爱人的具体模样,和性别。

很无奈。

4

我好久没有以小步紧跑去迎接一个人的那种快乐了。有人说,时间是最妙的疗伤药。此话没说对,反正时间不是药,药在时间里。

时间不是药,并不一定会疗愈一个人,有些人一辈子内心都在滴血,比如木心,他临终之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叫他们不要来抓我!”。

药在时间里,你需要去寻找,但很有可能,你花了一辈子都没有找到。比如木心,他一直到老都是孤单一人,朋友也极少,肯定是没有找到疗愈他的药。

5

即使到此为止,我与人类已是交浅言深。

我猜想,木心应该是有自闭症倾向的,也就是说大致在阿斯伯格综合征这种并不太影响生存能力的谱系之内,他身上具有不少这个谱系的特征:1,没有朋友,2,特立独行,3,在思想文字艺术等抽象领域造诣极高,4,不用手机,不会上网。

但是和大多数他那个时代的人一样,他对心理学是陌生的,这属于科学的范畴,他不熟悉也没有很多兴趣去了解,因此不完全知道自己之所以如此孤独和独特的根本原因,我猜想他也是一辈子在挣扎和纠结,就和绝大多数自闭症患者一样,一方面想向主流人群尽可能靠近一些,因为那样有安全感,所以“我与人类言深”,就是一辈子用文字的形式说了很多很多,可惜,能理解他靠近他的人太少了,只有陈丹青这样差不多的同类才能接近他,可以交流到一定深度。

他直到2006年从纽约回到乌镇老家,当时都不会用手机不会上网,可以想象他在异国他乡也是孤独的,那时候苹果手机好像刚出了第一代了。手机只能让他和俗世与俗人拉近距离,如果那个时候只有文明程度高的人才用手机,估计他也会去买一个的。

后来看到豆瓣上有一些年青人喜欢木心,他开始上网,和他们交流,说明内心深处他并不喜欢孤独。在网上和人交流,不需要面对面,没有太多精神负担,而且对面是年青人,对他而言是小孩子,所以说话没必要有什么顾虑。另类性格的人都有这个特征,不喜欢和强势的成年人交流,小孩子不强势,思维是开放的。

但与小孩子交往毕竟只是游戏,不是生活,最终他也没有能够融入到“人类”中去,哪怕是在人类这个庞大的空间去寻找,他也终究与“人类交浅”。

很多国际大公司在招聘员工或者选拔管理层之前,都会对候选者作一个人格测试,了解其基本性格特征。

人格和性格有什么区别? 大概可以这样理解,人格主要是强调比较固定不变的与生俱来的个性,有些婴儿一生下来就容易哭,一不满意就发脾气,这就是人格特征。性格则是先天的加上后天环境综合形成的,可变性大一些。

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主要是人格,而不是性格。

现在在我们的山水学堂,不管学生是来参加夏令营、周末营,还是来长期游学,进门之前都会做一个测试,回答一百道选择题。。。不难,只是需要你选择是,不是,就是这样,有点像我。。。就行了。

最后网站上会出现一个结果,显示你是什么人格特征,请截图下来,展示给我们和你的家长看看。这对认清自己很重要,也方便身边的老师家长有针对性地给你提供帮助。

点击这里前往一个国外网站开始测试。

网络上有各种大同小异的人格测试题,那些花钱做广告的排在百度前面的都是要收费的,每次30元以内,相对详细和专业,免费的也很多。上面这个是免费的。

有些系统把人格分为九型,有些分为16型,上面的链接会引导你前往16人格的中文网站。如果你还想对自己多一些了解,可以去百度或者知乎上搜索一下九型人格,多一些了解。

罗老师在九型人格测试中的结果是五号观察者,在十六型人格测试中则是逻辑家。都说明我比较关注事物的本质,适合理论分析等工作,不善于与人交往。你呢?

今天早上看了一个关于北大学生吴谢宇弑母案的视频,主讲人是武志红,他分析了很多,但唯独没有提到偏执型人格这个词,我今天想单独用这个词来说说我的观点。

这个著名的教育失败案件中,其实母子两人都是很明显的偏执型人格,我想他们母子两个人生前都应该知道自己的偏执,但是无力自拔,换句话说,他们知道自己有性格缺陷,但不知道自己已经掉入了偏执型人格的漩涡,有生命危险,以为撑一撑就过去了。

很多孩子自杀、跳楼、跳河的案件中,都可以看得到这个危险的杀手躲在阴暗处,可惜经常被人忽略。即使是武志红这样的专家大人物,也只是使用了一些比如互相绞杀这样的词汇,还没有从人格方面去进行分析。

我们这个社会的很多矛盾冲突,其实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格而产生的,其次才是成长环境,如果我们对极端的人格进行忽略,就好比是有无数隐形的吸血蝙蝠已经埋伏在我们的千家万户,时不时地在大家睡着时趴在我们的脖子上尤其是孩子身上吸血,但是都以为那只是蚊子咬的。

所谓的教育理念、世界观、行为习惯,其实都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我们习惯了把结果当成原因,不去追究最终的问题根源。

父母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并不是因为这种教育方法最好,而是因为这种教育方法最适合自己的口味。我们一辈子都在为自己的性格缺陷和童年创伤寻找药品。

举例来说,一个做事情有板有眼有头有尾,注重计划和规则的父亲,一般都不会接受把孩子从体制内学校拿出来送到体制外的学堂里面去学习,哪怕最所体制内的学校已经很明显是差劲的,不适合自己孩子的,这个父亲也会坚持,他会举出很多理由,但是这些理由都是不全面的。

这个人家很明显就已经掉入了偏执型人格的漩涡里面,出问题只是迟早的事。

所以,作为成年人,定期与专业人士交流一下关于教育方面的事情,很有必要。我们没办法和武志红这样的专家交流,起码也要定期地去一些教育相关的群里面看一看,尤其是那些体制外的教育群,去倾听一下不同语调的声音。

或者时不时地,比如早晨爬起来,头脑最清醒的时候,问一下自己,对于我自己这样的教育方式,能肯定是最适合孩子的吗?还是说并不太肯定?

一旦有了这种自省的思维模式,敢于怀疑自己,那一切就好办了,你拽着孩子家人掉入偏执型人格漩涡的可能性就小了很多。

2021暑期夏令营,最厉害的骑手,七岁半的上海小姑娘小陈

我们一直说因材施教,但是从来没有听说哪一所学校在学生入学之前,会给他们做一个人格测试。这是为什么?了解一个学生的人格不重要吗?
我从来没有在学校里面教过书,我在想,这大概是因为,对学校老师来说,去了解一个孩子的人格和不同点没有什么重要性,孩子都是大同小异,他们需要接受的教育是一样的。学校不喜欢不一样的孩子,除非是特别聪明和听话的,不要多此一举。

我们山水学堂要给每一个学生做一个入学前的人格测试,我们不要学生去压抑自己的个性。

最起码的,我们要清楚地告诉每一个孩子,他们是内向型还是外向型,或者是中间型。在我们这里,内向型的孩子不需要觉得自己不够阳光就是弱势群体,不需要强迫自己去融入团体。
有很多内向孩子厌学,其实就是这样造成的,他们的父母担心内向的孩子将来在社会上会吃亏,就强迫他们去融入群体。

我自己就是一个内向的人,我没觉得我在社会上吃了亏。

大学分科主要是分文科理科工科三种,大部分学生其实只适合其中的一种,很明显,但是不少高中学生直到高考前还不知道自己应该学哪一科。在我们这样的学堂,一般不会出现如此糊涂的家长和学生。



怎么判断自己是内向之人,还是因为环境压抑了外向的你?很简单,你的孩子如果不喜欢在人群里面待着,喜欢一个人待在家里看书,或者是做自己喜欢的手工,而不是出去和一大群孩子疯,那就是很明显的内向型。

也可以做一个测试。内向型的孩子可以在一堆相似的事物里面很快找出一个不同的物件,外向型的人就不行。

既然内向型的孩子喜欢独处,是不是就比较适合将来做需要单打独斗的工作?基本上是这样的,但不一定是自己一个人创业,在一个大公司里面,有一些职位也是相对独立的。有些大企业的创始人也是内向的性格,不是说一定要人际关系好,喜欢社交才能够做领导人。乔布斯就不是那种喜欢社交的类型,他的执着和远见是外向型性格不具备的。

网络上现在有很多关于九型人格测试的网站,我们会让所有的学生先去做一个这样的测试,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再来开始制定自己的学习成长计划。

关于官方的九型人格测试的108道题,那是从英语翻译过来的,有些表述方式不太符合我们中国人的阅读习惯,读起来含糊不清。所以如果你是家长,有兴趣的话,也可以让孩子做一下下面这几道题,这是我自己编的。

1. 假如你现在有一个机会掌握一项超级能力,从下面五个能力中间选,你会选哪一个?
可以飞翔。
可以迅速成长成为一个年轻人。
可以让自己变得非常漂亮。
可以让自己变得非常聪明。
可以闭上眼睛几秒钟就完成所有作业。

2. 假如有人奖励给你100万,可以用它来做任何事情,你会怎么使用?

3. 假如你可以乘坐时光机,回到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间阶段,将某一个人带回来,关在铁笼子里面,一辈子不许放出来。你会去把哪一个人抓出来?为什么是他?

4. 假如你可以乘坐时光机到未来1000年之后去,十分钟之后再回来,这十分钟的时间里,你会做什么?

5. 假如你可以让身边的任何一个人离开你十年时间,等到你长大了再回来,你会选择把谁送走?

6. 如果给你权利制定一部新的法律,对我们人类的某些行为进行限制,你会制定一部什么样的法律?

7. 你面前有一张图片,天空中一轮明月,夜空下是一片黑森林,中间有一块空地,工地上有一块大石头,石头上蹲着一头狼,在仰天长啸。你说说为什么狼在呼叫。
第一,他是因为孤独。
第二,他是在叫朋友过来准备集体狩猎。
第三,他是在开心地唱歌。
第四,他是在呼唤自己的孩子回家。

8. 你认为这个世界上有神鬼吗?
肯定有。
肯定没有。
也许有。

9. 如果你现在要上战场打仗,你的第一反应肯定是
我会很高兴,马上做好准备。
我会害怕,想办法躲起来。
我会马上去问爸爸妈妈。

10. 如果今天作业特别多,一般来说,你会:
尽量的拖延,搞到晚上十一二点。
早一点开始做。
我会乱做一通,敷衍了事,早点睡觉。
我干脆不做。

欢迎同学们把答案以留言方式提交给我们。

骑行去白石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