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是陈丹青介绍回大陆的,这两个人都很了不起,下面这几句是木心写的最让人动容的文字,我从自己的角度来尝试解读一下,看看能否给同学们带来一些关于人生活法的启发:
1
【你再不来,我就要下雪了。】
凡夫俗子这样说,“你再不来,天就要下雪了。” 木心改了一个字,“你再不来,我就要下雪了。”令很多人目瞪口呆!
这叫做跳跃性思维。诗人一般都具有这种特质,他们能够上天入地,比如李白等大唐诗人,而木心是这个群体里的顶级高手。
我们来解构一下上面这句话:
从地上的【你】,快速跳到天上的【雪】,这是一个思维和想象力方面的大动作,这个虽然不难,但具备这样的思维习惯的人不到一半,我们的语文老师绝对不会特意教学生这种思维的跳跃。
然后,两个【人】,一个【天】,短短两句话就写了一个爱情故事,还有下雪这样的场景,只有习惯了思维的跳跃的作家,才会这么信手写出这样抽象而飘渺的微型小说。
最后,(【我】要下雪了)这种思维模式方面的急转弯,真的可能就只有木心这样的神人才能写出来了,正如一些自闭症患者能够随机弹奏出一首天籁之音一样,没有天分,靠努力是不可能写出这种文字来的。
这就是跳跃性思维人群的特点,也许你的孩子有这样的潜质,但是一般不会被人重视。
2
【看在莫扎特的面上,善待这个世界吧。】
这句话的特点也是如此:在绝大多数人眼里看似不太相关的两件事【莫扎特的音乐】【善待这个世界】,木心随手把他们串起来了,告诉你这二者之间其实是有一根细丝在连着的。
有些人天生比较擅长推理,比如福尔摩斯,他们具备将相距遥远的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找到共同点的能力。福尔摩斯与木心之间的相同点就是,他们都孤独,又都具有这种发散性思维。
这样的推理能力,普通人用一辈子都学不来。有些跨度,需要你跟着跳过去才能看清,很难,但因为跨度很大,跳过去之后有一种刺激感。
当然这二者之间还是有不同的,木心的寻找跨界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模式的能力主要是面向抽象事物的,而福尔摩斯主要是面向具体事物的。
我不知道木心要我们看在莫扎特的面上,是指他的音乐,还是莫扎特这个人,我猜两者都有,因为莫扎特一方面给世界带来了那么好的音乐,另一方面作为天才,他的内心应该也是孤独的。
3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读木心的文字,和读《红楼梦》有一种相似的感觉,就是有一种阴阳平和的性别倾向。纯粹的雄性荷尔蒙作家比如海明威应该一辈子都写不出上面这样的句子,他一般这样写,“那头老公牛走不动了,一个独臂男人喝了一瓶酒,一个人把它给宰了”。而那些岁月静好的小女子估计会写成,“窗台上的玫瑰开得很慢,我用了一个上午在化妆。。。”
在一辈子打单身的木心的笔下,没有枪炮,烈酒,也没有红唇、胭脂,我们看到的是那些中性的物件:车、马、邮件、精致的钥匙。
文如其人,木心这样的性情,会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也许我们不知道的是,他向往的是某种禁忌之爱,所以他对于爱的描绘,都非常飘渺而遥远,比如,“你锁了,人家就懂了。”“你再不来,我就要下雪了。”
在他的笔下,你看不到他理想的爱人的具体模样,和性别。
很无奈。
4
【我好久没有以小步紧跑去迎接一个人的那种快乐了。有人说,时间是最妙的疗伤药。此话没说对,反正时间不是药,药在时间里。】
时间不是药,并不一定会疗愈一个人,有些人一辈子内心都在滴血,比如木心,他临终之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叫他们不要来抓我!”。
药在时间里,你需要去寻找,但很有可能,你花了一辈子都没有找到。比如木心,他一直到老都是孤单一人,朋友也极少,肯定是没有找到疗愈他的药。
5
【即使到此为止,我与人类已是交浅言深。】
我猜想,木心应该是有自闭症倾向的,也就是说大致在阿斯伯格综合征这种并不太影响生存能力的谱系之内,他身上具有不少这个谱系的特征:1,没有朋友,2,特立独行,3,在思想文字艺术等抽象领域造诣极高,4,不用手机,不会上网。
但是和大多数他那个时代的人一样,他对心理学是陌生的,这属于科学的范畴,他不熟悉也没有很多兴趣去了解,因此不完全知道自己之所以如此孤独和独特的根本原因,我猜想他也是一辈子在挣扎和纠结,就和绝大多数自闭症患者一样,一方面想向主流人群尽可能靠近一些,因为那样有安全感,所以“我与人类言深”,就是一辈子用文字的形式说了很多很多,可惜,能理解他靠近他的人太少了,只有陈丹青这样差不多的同类才能接近他,可以交流到一定深度。
他直到2006年从纽约回到乌镇老家,当时都不会用手机不会上网,可以想象他在异国他乡也是孤独的,那时候苹果手机好像刚出了第一代了。手机只能让他和俗世与俗人拉近距离,如果那个时候只有文明程度高的人才用手机,估计他也会去买一个的。
后来看到豆瓣上有一些年青人喜欢木心,他开始上网,和他们交流,说明内心深处他并不喜欢孤独。在网上和人交流,不需要面对面,没有太多精神负担,而且对面是年青人,对他而言是小孩子,所以说话没必要有什么顾虑。另类性格的人都有这个特征,不喜欢和强势的成年人交流,小孩子不强势,思维是开放的。
但与小孩子交往毕竟只是游戏,不是生活,最终他也没有能够融入到“人类”中去,哪怕是在人类这个庞大的空间去寻找,他也终究与“人类交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