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农村的中老年人都还记得,在不太久远的过去,自杀率很高:上吊、跳池塘(淹死自己)、喝农药是最常见的三种自杀方式,妇女居多,也有男的,我们这个村子周围就有好几个这样的案例。
大多数人从这样的自杀事件上看到的都是贫穷和愚昧,我现在再去看,还看到了偏执型人格。有些妇女自杀的原因只是觉得丈夫偷人,欺骗了自己,就抛弃一家子老老少少去喝农药,这酒是典型的偏执狂,为了出一口气连命都不要了,年幼的孩子也不要了。当然往往这样的决定都是日积月累的打击和气愤造成的,他们掉进了一个思维矛盾的圈子,天天在里面翻来覆去想,消耗了他们太多的精力,以至于彻底失去斗志,决定自杀了事。这些妇女不是不爱孩子,也不是不孝顺,只是没人给了她们实质上的帮助,把她们从那个泥潭里拉出来而已。

偏执父母造成的家庭永久伤害
几十年过去,虽然自杀率降低,但离婚率提高了,破碎的家庭依然遍地都是。这些破碎家庭中几乎都可以看到夫妻一方或者两方是那种只要有点理就决不让步的性格,而且都是只看到自己这边的理由,对方的理由几乎被忽略,他们的争吵没什么理性而言。
有研究报告指出,这个世界上,有40%的人至少在某一个方面具有偏执想法,完全四平八稳、不偏激的人并不多。当然,有偏执想法不代表会有偏执行为,很多人是可以控制住自己的。
据说偏执的成年人比偏执的孩子更多,他们造成的问题也更大,包括对孩子对妇女的家庭暴力等,每一个家暴案例中都会出现一个偏执狂。
放大一点,人类历史上最典型的偏执狂就是希特勒和斯大林,其次还有列宁以及一些其他世界各地的暴君,包括秦始皇都是典型的偏执型人格,他们给整个人类造成的伤痛是历经了很多代人都无法忘却的。在一个家庭里,这样的父母也会给孩子造成一辈子都无法忘却的痛苦记忆,在如今这样的高压型应试教育体系中,如果一个孩子很悲惨地碰上一个这样的父母,他的结局会让人很担心。每次写这个问题的文章,我都会想起那个从母亲的车里走出来,很冷静没有犹豫地从桥上跳下去的那个少年,如果不是那个偏执狂母亲,他断不会因为考试成绩不够好去轻生。
所谓大男子主义,其实就是一种传统的偏执症状。这种大男子主义对其他家庭成员,包括对妻子,对孩子都是一种如蟒蛇缠身一般的慢性伤害。偏执的母亲同样可怕,因为世界各地的母亲一般都没有多少时间和兴趣读书,至少不喜欢读严肃的书,所以更相信自己的直觉和简单推理,或者相信老人和身边同样没受过教育的人所讲的话,对孩子自己的辩驳则完全视而不见。

偏执型的孩子
患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孩子很多 – 不是全部 – 属于两种:轻轻松松就可以考第一名的,还有就是成绩永远垫底的。也就是说,他们的偏执体现在不同方面,都有明显的强项和弱项。那些轻轻松松就可以考第一名的天才往往在某个方面能力很弱,比如特别喜欢看手机,比如从小视力很弱等;而那些在学习上特别吃力、做作业永远都拖拖拉拉的孩子,往往在学校之外的某个领域表现很出色,比如待人特别友好和善等。
当然不仅仅是这两类,孩子的偏执还有其他的表现,比如偏科严重,比如对零食上瘾,对打游戏上瘾等等,当然几乎所有孩子都喜欢打游戏,我说的是那种怎么打骂都改不过来的那种。
我不知道有多少家长听说过国内以前有一所(或者若干所)这样的问题孩子学校,老师用电击疗法去“治疗”那些被强制送进去的不听话的孩子,男孩女孩都有,可见有这种问题的孩子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多大的麻烦和压力。如果不是想尽了办法,那些父母断不会把孩子送进这样可怕的学校的。
我发现大多数中国家长都和上面这所学校的家长们一样,对偏执型精神障碍,以及其他精神障碍比如多动症,毫不了解,哪怕自己家里的孩子问题已经很明显了,也不去查资料,学习,总是坚信孩子没什么精神问题,只是懒,只是不听话。。。这些家长的固执己见的态度本身其实就说明了很多问题,难怪他们会生出不听话不听取别人意见的孩子。现在网络很发达,很多问题其实早已经有了答案,用点心就可以找到,百度上和微信公众号上都有这些方面的文章,还有很多专家论文。父母早点了解,就会让孩子和家长日子好过很多。否则,家长坚持用打骂的野蛮方式去教育一个“精神生病了的体弱孩子”,既没效果,也不公平。

我历来愿意用一种公平的眼光去看待世人,不管是有钱人还是穷人,聪明人还是蠢人,好孩子还是差生,我觉得大家主要只是投胎的时候走不走运而已。每次看到有孩子因为读书成绩或者玩游戏上瘾杀人,甚至杀父母老师,大部分人,尤其是家长,都会立刻去责备这个孩子,觉得该死,而我会立刻想到偏执症这个词,不会去责备孩子。如果家长、老师早点意识到孩子其实是患了病,让孩子自己也意识到脑袋里的人格障碍,相信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就不会那么激烈。
我是2017年夏天才开始进入教育这个领域的,每年夏令营都会碰到一些特殊孩子,在一个或者两个方面很固执,人缘关系因此不是很好,我总是告诉其他孩子不要嫌弃或者嘲笑他们,因为这种性格特征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不是他们不上进,或者故意不友好。

偏执型人格有哪些特征
心理学家总结出来的,具有偏执型人格特征的人都有一些什么表现呢?
- 最常见的就是固执己见,找出无数个理由来为自己辩驳,哪怕是很明显的错误,哪怕所有人都指出了他的错误,也不会承认;这些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道歉或者认错。
- 做决定不理性,不全面,只看自己看重的某两个方面条件,只要符合就做决定;举例来说,如果觉得山里有蜘蛛有虫子,那不管怎么说也不会去爬山和徒步;
- 容易激动和生气,对抗意识很强,习惯性地将别人的好言劝说看成是对他的嫌弃或者侮辱;你的话还没说完,对方就开始反驳;在整个交谈过程中,他全部的心思就用来寻找你的漏洞,找理由为自己辩驳,完全忽视对方的理由和证据;这样的孩子我们可能都认识一两个;
- 人际关系不太好,很难和人相处,因为人们往往会敬而远之;
- 自己出了问题总是在别人身上找理由,不管什么时候,错都是别人造成的;
- 不能容忍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哪怕并不关他的事,也会念念不忘,不说出来不舒服;鲁迅就是最典型的一个 – 当然他批判的事情都关他的事,我没有贬义。他们周氏兄弟其实都有不同方面的偏执,弟弟周作人做决定不理性,为了自己坚持的片面观点,不介意去做汉奸,兄弟两人反目成仇。
- 疑心重,总觉得有人会害他,讨厌他,或者哪里有蜘蛛、有虫,或者有鬼;这些特征在小孩子身上体现得最明显,因为他们不遮掩。这些人总觉得每次丢工作都是有人排挤他,每次被女朋友甩都是对方太势利或者嫌弃他没钱等等;
- 兴趣范围很窄,对大部分活动和话题都不感兴趣;阅读的书籍都是同一个类型,反复看,就和玩游戏无法放手一样;
- 集体做事情时如果不按照他的规则和程序来,可能会暴跳如雷,或者掉头就走,适应能力很差;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不是说会具备上面所有的表现特征,而只是一部分。有些人只是和普通人关系不好,因为找不到很多共同语言,但与孩子的关系会异常好,与孩子沟通的能力远远超过大多数成年人,或者与动物的关系会非常亲密,天然就不怕狗,再凶的狗他也敢去摸去抱,而有些孩子和大人看到狗就躲开。
有些人偏执症患者很令人讨厌,因为他们天性自私,甚至还在幼儿园里就不逗人喜欢,也有一些偏执症患者很受人喜欢,受人尊敬,因为他们充满爱心、乐于助人。
相反,那些在社会上八面玲珑如鱼得水的人,回到家里与自己的孩子打交道可能会很失败,甚至会打骂孩子。一个人的天赋和能力是有限的,在一个方面强,肯定会在另一个方面弱。反过来,在学习上很弱的孩子,一般在其他方面会很强。
偏执型人格并不一定是坏事
所以,偏执型人格特征其实有时候是我们这个社会非常需要的,举例来说,有些妇女会倾尽全力去救助那些流浪狗,建一个动物收容中心,最后因为没有收入和捐款,只好把自己的父母家人都拉来养狗,住在破棚子里,终日扫狗粪,煮狗食,没有收入,长期忍受家庭成员的怨言和社会的偏见,最后往往在戚风惨雨中放弃。
上帝也许就是一个偏执型人格,他和这些救助流浪狗的妇女以及爱狗人士,和一些高僧,和那些为国家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斗士其实有很多相同点,他们并不是后天受教育变得如此大爱无私的,他们的这种深沉的爱一般来说是从小就有的,如果我们去读一些传记,就会发现这个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说,偏执型人格特征对整个人类来说并不总是一种精神疾病,有时候是一剂烈药。这种人格特征可以导致发生在欧洲、中国、柬埔寨、非洲卢旺达的大屠杀,也可以让很多弱势群体,比如流浪狗流浪猫,享受一点尊严。
在此说明一下,这篇文章只是一篇博客,我的个人读书笔记和思考,罗老师我并不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我说这些观点并不是在给谁上课。如果我在这里的言论冒犯了一些读者,很抱歉。在西方世界有一句名言:“我不赞同你的言论,但我会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希望读者们也抱着这样的态度来阅读我的文章。
我们山水学堂是一家美式教育理念的机构,鼓励大家思考和发言,不一定要是成熟的观点,或者理性的观点。说错了请指出来,我们虚心改正就是。在山水学堂,写文章是一个倒逼着我么的师生去思考,去查资料的一种学习方法;就和我们上英语课一样,先尝试说一句英语,发现不知道该说哪个词,就去学语法,发现那些词汇不知道如何说,就去记单词,也是倒过来学,这样更有目的性,也更有成就感。
针对 PARANOID KIDS 的解决方案和药
我查了一下资料,目前心理学家对这些人(某种程度上也包括我自己)并没有立竿见影的治疗方案或者药物,但有一种方法似乎被很多人认可,就是模拟一种敌对情景,让具有这种人格的人沉浸在这种假的敌对当中,慢慢地习惯认为,所谓的敌对环境和对手其实都是假的,是不存在的,这样慢慢地,具有这种人格的人会变得宽容,容易相处,也会开始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在我们夏令营里,要是出现了这种孩子,我想试一试,开展几次这样的活动。如果有效果,也许会让他们一家人都轻松很多。
今后我们的学堂里还有夏令营估计还会出现这样的孩子,孤僻、怪异、沉默、自私。。。我们都不会嫌弃。还是那句话,他们只是出生投胎的时候不走运而已,不是他们的错,一般来说也不是父母的错。

[学堂活动计划]: 出一本英文版电子书《2021: 记录金井》
这本书将在美国亚马逊出版。
编辑出版目的
- 了解新时代的国内外业余作家们是如何写作、编辑、出版、谋生的;
- 对金井的2018年2月份做一次完整的记录存档,留给后人一份珍贵的礼物;
- 学习采访、摄影、选题;
- 学习写故事、真实记录生活细节、倾听时代脉搏;
- 学会配合:记者与编辑之间,摄影记者与文字编辑之间;

记录哪些细节
- 人:在火塘旁烤火的爷爷奶奶、做饭的妈妈、在电烤炉上烤火吃点心同时玩手机游戏的年轻人、在网吧里玩游戏的学生、在镇上做生意的老板、在集镇上卖自家产小菜的奶奶、砍肉的屠夫、玩花炮的孩子等等;
- 生活细节:拜年、打麻将、唱卡拉OK、做饭、梳头、晒衣服棉被、晒太阳、喂鸡、摘菜、做作业、抢红包、抢电视机遥控器、斗嘴、打架。。。
- 衣食住行:我们这个时代的一般开什么车子,国产?日系?什么价位?哪些品牌?我们都吃一些什么?其中有多少是垃圾食品多少是有机食品?吃与富贵病之间的联系,我们都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多少钱才能建造一栋普通民房?舒适吗?安全吗?环保吗?衣服有多少是网上 买的?一般什么价位?旧衣服如何处理?有没有专门的机构收集旧衣服发给贫困山区?
- 动物和植物:家禽、牲畜、树、花坛、菜园、山林、鸟、宠物、庄稼、特种种植。。。
- 生态:我们如何处理垃圾,生态恶化或者恢复的迹象,人们的生态恢复和环保意识,政府的相关措施和文件,社会团队的努力等等;
- 文化教育:有多少孩子小学毕业就不读书了,多少初中毕业就不读了,家长学生老师对现在的学校和教育体系是如何评价的,学费收费单,人们对培训班的看法,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看法,镇上有多少书店,有多少人通过手机看电子书籍等等;
- 健康:医药收费单据和背后的故事,医院和诊所的照片以及描写,病人的心情、农村社保、报销比例、老人儿童残疾人是否有特殊照顾、未成年人的社保等等;
- 描写宗教/传统/信仰的照片和故事
- 描写亲情/爱情/友情的照片和故事
等等。

人员分工
- 编辑(安排记者的工作,对不同主题都要确保有人去记录,所有重要的问题都应该有人去找答案)、通过微信和QQ号召同学朋友们一起来参与征集照片和稿件(通过一个微信群征稿,不要QQ,让家长亲戚都可以参与)、指挥整个团队的分工协作和每日例会。
- 摄影记者(实在不会写的学生可以只拍照并记录时代数据比如各种生活物资的价钱、工钱(换算成美元)、材料、产地等等)、
- 文字记者(负责采访和写金井人的故事)、
- 翻译(编辑定稿的内容随时准备一条条翻译成英语,编辑和文字记者可以来兼职做翻译)

翻译
学生自己翻译,助教先校对,罗老师审稿,海特老师润色。
担心不能出版?
现在亚马逊可以自我出版,不需要有其他人编辑审稿,不需要和国内一样购买图书号,没有中间费用。
稿费多少可以看得到吗?
亚马逊账号上都有记录,我们会定期将稿费截图发到微信群里。
会有多少稿费?
这个要看图书的质量了。一本书如果零售价10块钱,亚马逊得7块,我们得3块。
为什么要在美国出版,干嘛不在国内出?
我们也可以在国内出,比如磨铁这种出版公司,那是第二步,看质量吧。
不是金井的图片和故事行不行?
不行,很抱歉。
—–
[推荐] 湖南一个小山村看中国农村的变迁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