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同志

芭蕾古典优雅,欲语还休,用大量抛举和跳跃等肢体语言来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对爱情的拥抱,百老汇歌舞剧则一般自由奔放,用歌声、现代舞和一些段子来抒发情感,很平民化。芭蕾舞演员仿佛是在一个玻璃高台上跳舞,而歌舞剧演员则是在我们身边歌唱。

我的口味很平民化,就如同我一直没能进入西方古典音乐的世界一样,对于西方气质很浓的芭蕾我很难引起共鸣。

欣赏过两次芭蕾舞《天鹅湖》,其中一次是世界顶级的英国皇家芭蕾舞团表演的,可我很不争气,竟然在剧场里睡着了!而且尴尬地醒过来又睡,睡了又醒,很不成体统,至今只记得最后那只可怜的白天鹅从一个台子上跳下去。幸亏没有在古老的剧场里当着一屋子穿晚礼服的绅士淑女面打呼噜。

照说我罗老师也不至于这么下里巴人啊,出了什么事?答案很简单,时差反应。从中国去伦敦的第一个晚上就受到邀请去看芭蕾,晚上看表演的时间相当于中国的临晨三四点,谁都不可能睁开眼看戏。虽说这个理由也挺有力的,但朋友还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一言不发地从剧场离开。

后来在旧金山又欣赏了一次由二流的旧金山芭蕾舞团表演的《天鹅湖》,这次没睡着,部分原因是,旧金山芭蕾舞团的女一号是中国大陆过去的一位上海谭美女。但是这次我又受不了剧场里的冷气,两只手抱着胳膊缩成一团,时不时地搓一下胳膊,导致旁边一位女士忍无可忍,对我说,我知道剧场里温度比较低,但是拜托不要影响其他观众。

有一次在纽约过圣诞,朋友请我去看芭蕾《胡桃夹子》,照说也是世界最顶级的芭蕾表演,可我还是激动不起来,看得哈欠连天。现在想来,我似乎天生就对这种靠严格训练和清规戒律呈现出来的舞蹈形式很是排斥,我喜欢那种大街上老老少少无论胖瘦美丑都可以随着音乐扭起来的舞蹈形式。

比如说,第一次给我震撼感的歌舞剧,是在伦敦看的《沙漠妖姬》Priscilla, Queen of the Desert。

那次在伦敦呆了四天,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英国皇家芭蕾、不是海德公园不是奢华至极的里兹酒店或者大英博物馆,而是这个当时火爆西方世界的歌舞剧《Priscilla, Queen of the Desert》,有人将其翻译成《沙漠女王》,不知道是不是妥帖,因为这里的QUEEN指的是男同性恋者反串女性,靠舞台表演为生的职业。很多中国人不会明白女皇原来是这个意思,我想换个翻译词汇,但想不出更好的。

剧中有三个主角,其中两个是靠反串表演为生的男同志,而且是一对恋人,另外一个已经从舞台上退休,是一个变性人。他们三人同行从悉尼出发,穿越澳洲的荒漠前往一个小镇,去见男主角的前任女朋友。这一路上路过了很多闭塞的小镇,当然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最后,男主角见到了从未见过面的小儿子,一直以为儿子不会接受他这样一个让众人耻笑的父亲,但是发现多虑了,儿子很爱他,一直想他。

由于这个歌舞剧非常有名,在西方国家有至少两个版本同时演出,当然包括百老汇。两年后在百老汇又看了另外一个美国纽约当地剧团演出的歌舞剧《沙漠妖姬》,新鲜感降低,感觉没有伦敦的那个版本好,前者貌似是澳洲一个剧团表演的。

上面的剧照是1994年的一部澳洲同名电影的海报,其中三位主演后来都成为了好莱坞的明星。这个舞台剧是根据当年的电影改编的。其中的男主角就是后来在黑客帝国中演那个反派史密斯的人。

作为一个中国人,类似主题的电影和舞台剧都是禁止传播的,所以给我冲击很大,我去过泰国但是没有看过他们的人妖表演,所以是第一次在舞台上见识这个花团锦簇、大红大绿的世界,还有澳大利亚中央大荒漠的各种风土人情,各色各样的社会底层人物,无不让人开眼界。

我知道这样的舞台剧要是在中国演出,肯定会有一大片批评谴责的声音出现,甚至宣传部门根本不会允许其演出。很可惜,真心希望我们国家更加包容一些,愿意将上面这些特殊人群平等对待,不再歧视。我们能接受小鲜肉,为什么不能接受这些同志和变性人?大家都是为了谋生。

《沙漠妖姬》打动人心的主要就是这些西方社会被践踏被歧视的最底层人群展现出来的友谊、善良、不屈不挠,这也是为什么在伦敦的剧场里,大伙儿时不时发出欢呼的原因。

不管社会角色如何,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和人生。

西方孩子大多数从小就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很具体,因为家长老师经常会鼓励他们思考这样的问题,而每个中国孩子时时刻刻放不下的都是自己的家庭作业,谈梦想的时候往往不知所云,要么高大上要么只是一顿美餐,对于梦想这样的东西普遍懒得花时间去想。

我们都可以尝试花点时间去寻找一辆叫做 PRISCILLA 的巴士,在这台个性张扬的车上,乘客和你是一个圈子,你们会成为一辈子的朋友,互相帮助互相提醒,一起去穿越严酷的沙漠。

百老汇 BROADWAY

[2012年元旦]:去年在伦敦看了这部这几年红遍全球的歌舞剧之后,没想到纽约的朋友也给我买了这张票,于是今天又去百老汇看了这部“沙漠女皇”(Priscilla – Queen the Desert)的第二个版本。男主角没有伦敦的漂亮,但是有些配角要高出一筹,基本上总体没有多少变化。

整个剧场还是座无虚席。虽然来百老汇演出应该有一些日子了,但是很明显这部以舞台表演的男同性恋为题材的喜剧受到了全世界观众或者说西方观众的好评。有很多东西是有创新性的,人们来看这部舞台剧估计更重要的是看个新鲜,感动是其次。

过段时间还要看现在纽约最火的一部舞台剧“战马”(WAR HORSE),据说也是舞台效果让人震惊。[后来被斯皮尔伯格拍成了电影] 看到时代广场和百老汇的热闹,不难明白为什么纽约会有这么大的魅力。

什么是性别错位?直白一点说就是假小子女孩,以及女孩子气男孩,甚至有人会说成很娘的男孩,但那样的标签让人厌恶,我非常讨厌娘娘腔这个词,不管是说一个男孩子,还是说一个男人。虽说很多人,包括学生,说这个词的时候并没有很多恶意,但对一个男孩子的心理伤害是很可怕的,持久的。作为一个文明社会的一员,注意口德是基本规则。

如果你是家长,我的问题是,假如你的孩子属于上面这两种性别错位中的一种,你会如何反应?你是不是也和大部分中国家长一样,希望通过让父亲带儿子去打球,培养其男性气质?是不是经常纠正女儿的言行,告诉她要像个淑女的样子?

我猜大多数的母亲会说是,但大部分的中国父亲则不置可否。在这个问题上,母亲一般比父亲紧张很多,换句话说,做母亲的,更在乎外人对自己孩子的评价,而做父亲的,更倾向于自己去做评价。似乎中外都是如此。

性别错位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形成的?

这其实是一个很早就有答案的问题了,但是很遗憾,中国的大部分成年人对这个话题都不感兴趣,总是侧过脸去,所以也无从知道‘答案。

其实国外科学家已经在人的下丘脑和扁桃体这两个部位找到了两个基因,确定与男性的性别错位有关。不过这两个基因是如何从父母那里遗传来的,以及为什么没有在兄弟姐妹身上发挥作用等等问题还是未知数。另外,科学家也基本上肯定了,除了基因这个主要因素,还有心理、社会学、家庭等次要因素。

与大多数国内家长的认知可能相反的是,家庭父亲角色缺位之类的心理因素并不是主要的,基因遗传才是。换一句话说,性别错位不是父母的错,更不是孩子的错,而是上帝的玩笑。

我们不应该嘲笑一个先天性的性别错位孩子,或者成年人,正如我们不应该嘲笑一个断手断脚的残疾人一样。

美国同志游行

装饰师 DECORATOR

我以前和很多国外室内设计师一起共事过,对大部分国内朋友而言,室内设计师是一个陌生的行业,因为在中国,业主都是把房子交给装修公司,和他们的设计师一起来设计,基本上不会单独和室内设计师打交道。另外,在中国,室内设计师主要负责硬装设计,家具选择窗帘地毯选择等基本上是业主自己负责。

而在西方国家,他们是精装修交房,硬装设计一般是在买房子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也就是说,硬装设计是建筑设计公司负责的,室内设计师不需要管地板贴砖或者木地板啥的。他们的室内设计师是decorator,意思是装饰师,就是负责软装家具地毯等搭配的设计师,大部分是不会绘图也不需要绘图的,这些人对色彩、空间、质地、光线等比较敏感。

说这些一大堆干嘛?

我想说的是,在西方国家,喜欢装饰的,有天分的成功的室内设计师基本上是两种:大约三分之一是娘娘腔的男性,也就是GAY,另外三分之二是女性,基本上没有那种大大咧咧的男性DECORATOR。这个行业是男同志比例最高的。

你如果有个喜欢室内装饰,喜欢缝纫的儿子,看来对色彩和布料有天分,那么很明显他具有女性气质,长大一点也许是GAY。如果你的女儿从小就讨厌粉红色的裙子,喜欢爬树打架,可能也是个性别错位的女孩,英文叫LESBIAN。当然,大多数中国家长会立刻辩解,孩子小,心性还没有固定。。。先别这么紧张。

同性相吸的雄狮
MANDATORY CREDIT: Nicole Cambre/Rex Shutterstock. Only for use in this story. Editorial Use Only. No stock, books, advertising or merchandising without photographer’s permission Mandatory Credit: Photo by Nicole Cambre/REX/Shutterstock (5635545e) The two lions appear to affectionately nuzzle Male lions copulating, Botswana – 28 Mar 2016 FULL COPY: http://www.rexfeatures.com/nanolink/s7l4 A photographer has captured a literal gay pride on camera. Nicole Cambré, a lawyer from Brussels, snapped two male adult lions getting more than affectionate last month (March). She explains: “I saw those two male lions mating during a safari in the Lagoon area of the Kwando concession in Botswana. According to our guide they had only started their behaviour that same week. “It is the first time I have seen homosexual behaviour in lions. With the light just around sunset, it gave some spectacular images.”

实际上我的问题是,你会因为社会偏见,而要求你的儿子去学一些更男子气的技能吗?比如,要他去打篮球、踢足球?或者,你是个很开明的家长,干脆启发他朝着时装设计师或者室内软装设计师的职业前进?在你的心里,其他人的看法,比你孩子的未来更重要吗?

天赋

对于设计和艺术家这些行业来说,天赋太重要了,尤其是需要和色彩、线条、音乐、舞蹈等打交道的领域,也包括室内设计和服装设计。有天赋,又在自己喜欢的行业工作,你就可以坚持下来,天赋加上坚持,很容易成功。

我以前代理过洛杉矶一位室内设计大师威尔逊先生,他就是一位因为天份高,同时一辈子不换职业而成为顶级设计师的美国犹太人。他只读过高中,从来没有进大学学过什么设计或者美术,没有文凭,从十七岁开始就在哥哥的房产公司做样板房设计,很快成名。他甚至也不算很努力的人,因为成名早,三十来岁就已经开始给好莱坞大明星做设计了,一辈子就没缺过钱。

在美国,以住宅为主的室内设计公司规模都很小,他的公司只有他和一两个助手,办公就在自己家里,经营压力几乎等于无。自己是唯一的老板,不存在其他股东或者投资人的压力的问题。

当然,他这个级别的设计师也不会缺业务。

他当然也是典型的 GAY,晚年时,加州允许同性婚姻,他还和我的一个同龄朋友结了婚。

如果不是在一个社会宽容的环境下,比如洛杉矶这样的城市,这位大师绝对无法成就自己。在一个社会不宽容的环境里,比如长沙,天赋变得不重要,努力和圆滑才重要。但努力和圆滑只能造就通才,成就不了大师。

中国的教育制度是为了培养通才而设计的,想要你的孩子出类拔萃,必须家长自己来想办法,在孩子的天赋上这个基础上,搭一把努力的梯子,再加上家长帮忙选择的正确方向,自然会比同龄孩子走得更远,少走弯路。

一个不在乎兴趣和天分的家庭最终会培养一个不知道自己人生道路和热情在哪里的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很可能老跳槽,耽误了老板也耽误自己。我们整个社会经济环境是不稳定的,年轻人老跳槽,创业者容易破产,很多公司的寿命都很短,因此也不能给大学生很好的发展机会去成长。

西方发达国家则相对稳定,可能大部分的美国人都是一辈子只做一两个行业,不会跳来跳去。所以,中国人去美国,看到的是整个社会很悠闲,不像中国那么焦虑和紧张,到处在插队、走后门、请客送礼、一进电梯马上就按关门按钮,要么在抢道,要么在打麻将,没几个人在看书。

这是一个典型的中性人。你看不出他是男还是女,有什么问题吗?

宽容

我们夏令营里有过几个男孩子气的女孩,也有过女孩子气质的男孩,都是十来岁的小学生。那几个女孩对她们的妈妈很烦,因为妈妈总是要她们穿裙子,但她们喜欢穿短裤,而且她们都实在讨厌粉红色,可妈妈偏偏强行让她们穿粉红色。她们喜欢在我们乡下去疯,但妈妈总是时时刻刻在纠正她们的行为举止。

几个男孩子则落落寡欢,因为他们不喜欢和其他孩子一样疯,但又不好意思和女孩子们玩。之所以落落寡欢、心事重重,主要是担心别人笑话,说他们很娘,这话非常伤人,尤其当这话是从父母口中说出来时,会更伤人。

这几个湖南小学生都很可怜,有些事城市来的,有些是乡下孩子,他们生长在一个严重缺乏包容心的社会,这样的境遇会持续到他们成年,直到他们的内心足够强大,能够抵制社会对他们的偏见,这些还是幸运儿,对那些没这么幸运的,则可能要花一辈子的时间去舔伤口。

相对而言,中国社会对假小子基本上没有恶意,大多数人对她们的笑话不是嘲笑,甚至还有欣赏的成分,但对那些女孩子气质的小男生,则每次嘲笑都是一把刀,把他们幼小的心灵扎得鲜血直流。

其实不仅仅是对这种另类孩子没有包容心,我们的社会对其他类型的另类孩子也同样缺乏包容心,包括成绩不好的、不讲卫生的、好动的、脾气不好的。。。而这也是我们学堂不教国学的原因之一,在我的印象中,国学鼓励孝顺和圆滑,不鼓励个性与创新、包容缺陷和棱角。

设计

在美国和大多数西方国家,室内设计师是这样赚钱的:他帮你家去采购一套房子所需要的所有家具和配饰,每次采购一批,客户觉得价钱公道就支付下一笔采购款,设计师的收入来自供货商家给的佣金,一般是10-30%左右。也就是说,所有人都知道设计师是在拿回扣,但没关系。设计师哪怕没有画一张图,他的经验和品位就值这个价。有些设计师会要求客户给一些设计费,那样的话回扣比例就少一些。

绝对不会有客户会要求看设计师的文凭,或者从业执照。

如果我们从小就教育学生尊重原创,尊重设计,他就不会成为别人的跟班。坚持原创,别去迎合,你的孩子迟早会鹤立鸡群。相反,跟在人屁股后走,看不到前路,迟早会走错的。

每个孩子也都是一个设计作品,与众不同不是他的错,无人喝彩也许只是因为ta被世俗裹住了光彩。孩子也同样要坚持原创,坚持自己的特色,迟早会被人注意的。

如果你家有类似的中性孩子,欢迎今年暑假送到我们山水之间夏令营来,我们会给ta一个伸枝展叶的机会。山水学堂是美式教育理念,我们鼓励孩子们与众不同,无视别人的嘲笑和偏见,每个人都活出自己的特色。

参考阅读

今日美国文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