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第一次在群里了解到,国内教育界除了那个打不死的杨永信,江西还有个豫章书院,在B站上看到几个关于这个可怕的豫章书院的视频,心里很是悲凉。
一方面是为那些异类孩子难过,另一方面是为我们这种做自由教育的绝对少数派感到悲凉。
无法理解有老师竟然敢拿着一种叫做龙鞭的东西去打学生(包着竹子的钢筋),即使不怕把学生打伤,那也怕家长告状,学生报复吧? 他们哪里来的胆子? 估计是教育局公安局法院全部都打通关节了?
对于学校里出现教官这样的角色我历来很反感,很多年以前在我还是个学生的时候就讨厌军训,现在看到还有一些私塾里要求学生天天念什么餐前念感恩词之类的教育方式,也一直不被我接受,因为这些人和事唯一的作用就是约束学生,而不是启发学生。
我也一直坚决反对让学生去背四书五经,但可惜中国的主流社会骨子里似乎都认为,教育的主要作用就是约束,而不是启发。家长们认为读书主要是学书本上前人积累的知识,而不是去创造,去探索、总结。。。
我认为,父母的无知并不是造成豫章书院和杨永信电击教育这种悲剧的主要原因,因为父母没有选择。王财贵这种垃圾教育兴起了那么多年没有消亡,也是因为父母的糊涂加上没有其他选择。体制内的学校教不好他们的孩子,体制外除了昂贵的国际学校,就只有各种没人知道的躲躲闪闪的私塾。
为什么家长没有多一些合理的学校选择才是我们更需要关注的。这是一个制度问题,而不是家长的认知问题,或者教育问题。
我现在在尝试提供另外一种温和的选择,但是很不容易,为什么不容易?因为成本太高,风险很大,即使我有自己的楼,我自己可以教书,但仍然没有人投资我的山水学堂。相对而言,人家更愿意投资豫章书院这种,当然人家已经赚了很多钱,不需要别人投资。
经营豫章书院的负责人肯定是花了很多钱去打通各种关系,他们完全是商业化运作。如果怀着一个豆腐心办这样的专门招收网瘾少年的书院,靠常规方法经营基本上不可能盈利,绝对会亏本,甚至负责人时不时还要对学生的意外负一些法律责任。
即使是做体制外教育,这些做国学馆的以及做豫章书院的,也还是在强调约束和灌输,只是约束的方法不一样,灌输的内容变成了四书五经。因为这符合主流社会对于教育的预期,所以他们赚钱。
昨天听松鼠老师介绍,国际上的教育其实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是行为主义,也就是说强调规范学生行为强调约束的教育,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才,天性顽劣,这是全世界的主流,不仅仅是中国,另一类是人本主义,也就是我们这一类,强调给学生松绑,不打不骂,学校主要是给学生创造探索的空间,而不是灌输知识,我们是绝对的少数派,与主流社会脱节,所以活得艰难。
成都先锋学校,还有从张家界搬到长沙的覃山学校,以及山水学堂是第三类,就是放养式的夏山瑟谷学校类型,强调学生的自学,尊重个性,接纳缺点。
成都先锋目前在商业上立住了脚,但是他们最早的那些年也是不容易的,要推广他们的商业模式不容易。收费和设施条件比先锋低一个档次的覃山学校在商业上不成功,目前有些艰难。
皮蛋原野孙老师的覃山学校和我们山水学堂在教育理念方面很相似,收费也都是面向中低收入家庭,但是山水学堂不能学覃山,否则也是半死不活,也没意思,我正在努力想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就是不依靠学费维持学堂的生存,而是依靠我们的项目制学习来产生利润,包括师生合作出书、一起做双语自媒体频道、组织出国游学等养活自己等等。
有人上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