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是童话故事,而是科幻小说?
因为童话大家都熟悉,而科幻小说是现在的很多孩子不熟悉的。科幻世界是有可能在不久之后就到来的,思考科幻世界有助于我们对世界走向进行预判,而童话则是不会在现实世界发生的,注重的纯粹是想象力,没有多少逻辑推理和思考。
请注意是大家合作写同一个小说,而不是每个人写一个科幻小说。
所以,请带个本子来。大人也一起参加创作。
我一直认为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创新意识、想象力都很令人担忧,如今的孩子,绝大部分连自己长大之后想做什么都不知道,绝大部分家长都不知道孩子擅长什么,有哪些天分,只知道孩子有哪些缺点。对未来对生活完全没有概念其实是因为对这个世界完全没有安全感。
当这个人群在社会上占绝大多数时,就很可悲,很可怕。

我尝试过组织小剧场,剧本创作等活动,但每一次都是因为各种现实的原因而放弃,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们太想玩了,对任何需要动脑子的活动都有一种本能的抗拒,包括学英语。对于辩论赛大家是有兴趣的,因为这是用母语,而且不需要记什么东西,只需要将脑子里本来有的东西输出来而已。
所以我想这次尽可能让大家的创作变得和辩论赛一样轻松。设计集体写作的本意就是为了降低写作的门槛,融合了中文写作练习、对人生目标的思考,以及英语翻译、单词记忆,可能部分基础好的学生还有英文朗读、录音。
这个科幻小说有比较详细的设定:

- 时间设定在五十年后的金井镇,故事背景是一次聚会,一些成年人由于一个特殊原因回到故乡,于是有了一场交流,以及之后的故事,他们一起在故乡金井散步,回忆五十年前的老金井,以及发生在山水学堂里的一些人和事。
角色必须是参与这个营地创作活动的人长大以后的样子,可以有老师,不能有其他人,除非只是作为一闪而过的路人甲路人乙。
每个人都尽量只写自己,包括自己的职业、社会地位、收入、家庭、朋友圈、理想、苦恼、疾病等等。也可以稍微描述一下家人的情况。
每一个人发言完毕,其他人都对这一段故事情节的的真实性举手表决,大拇指朝上表示比较真实,可能发生,大拇指朝下则表示认为这种情况不会发生。
故事接龙过后,开始写作。安排一个人用语音输入的方式,将每个人自己的故事修改完善,输入到电脑或者手机里,或者先写在纸上,形成一篇小说的初稿。
接下来是翻译过程,我们教学生使用手机上的翻译应用将小说翻译成英语小说,一次一段,中英文对照,然后所有人跟着手机读,对单词和语法形成记忆。

最后是录音过程,由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负责,如果都不想录,则发给我们学堂在美国的外教海特老师负责录音之后发给我们。
这样的活动充分反映了我们山水学堂的教学特点,就是以项目为基础,融合多门学科,还有相对的高难度。作为指导老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将一个个天马行空的想象拉回来,回到陆地与现实。同时,老师也会参与这个故事接龙,塑造一个角色,用成人的思维对整个故事进行掌控,进行示范。
翻译的过程不需要很多英语基础,因为手机上的翻译精确度已经很高了,老师会对其中明显的错误进行纠正,但一般来说不需要很多干涉,这个时候学生的学习进程不要被连续打断。
这样的学习过程完全是学生为主,一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二是让他们的学习兴趣,包括对写作和英语的学习兴趣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