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敬老院

大多数国内营地教育课程安排的都是活动这两个场景: 教室和手工作坊,或者草地。 这有什么不对吗?

 有一点点。对于一二年级儿童,这可能没什么问题,但是对于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就太单一了,这样的环境和学校没什么两样,离真实的世界相差太远。从这种营地环境走出去的学生在心智上仍然是一朵温室里的花。

真实的社会包括农贸市场、医院、车站、山川河流,还有敬老院。

给老人送点水果零食其实解决不了老人的问题,他们需要陪伴,需要有人听他们的牢骚,只有一起做点事情,比如做顿饭,坐在一起吃饭,一个碗里夹菜,才能真正和这些孤寡老人建立心灵的连接。

金井敬老院原来有个潘阿婆九十七岁,一直住在金井镇敬老院,每次去看望她都会哭,因为孤独。她的老伴死了很多年了,唯一的女儿早死了,甚至连外孙也死了。她的娘家后人早就没来往了。虽然她勉强还能挪动,但又能去哪里? 很少有人愿意听她说话。

她的室友是一个哑巴婆,根本无法交流。

大多数人,包括孩子和家长,会认为这些老人所呆的地方充满细菌和疾病,在一起吃饭会很为难,但这正是我们建议一个锅里吃餐饭的目的,如果你嫌弃人家,又怎么可能给老人带来真正的慰籍? 不干净,就动手打扫呗!怕他们的碗筷不卫生,就用开水煮嘛。

我们每一期夏令营冬令营都会尽量安排时间去敬老院,给老人家抓背、捶腿、做头部按摩。

大部分孩子都听不太懂老人们讲的话,即使双方都会说本地土话,但两代人所使用的词汇已经相差很远。没关系,这些按摩足以拉进双方的距离,比一袋子旺旺饼干好得多。

带学生去敬老院,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孩子对生死、疾病、孤独有一个切身的体会,也有所醒悟。

 我有时候给小学生上课,会特意让他们回答一些与真实世界有关的问题,他们往往是听了一头雾水,但只要我稍微一点拨,就会滔滔不绝,甚至情绪激动,师生都很高兴,仿佛共同发现了一个世外桃源,长满了智慧之树。

这样的讨论和体验往往比叮嘱一百遍“过马路要看红绿灯”“吃饭之前洗手”要有效。

我们帮营地周边孤寡老人做过的事情包括:
1. 搬水泥砖,帮泥瓦匠给老人修了个厕所。
2. 把老人房间里舍不得丢掉的垃圾和破鞋破衣服都扔了,剩下的拿到小溪里洗干净,晒干。
3. 学着作为电工,在床头安装了一个电扇。
4. 把卧室里帐子顶上成堆的碎瓦片清理出去。
。。。
在做这些之前,这些少年们都没有想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人把尿桶尿盆摆在卧室里的床头边!

这就是我们的山水之间乡村夏令营的风格,把沾满泥土爬满虫子的乡村硬生生交到学生手里,看他应对,等他醒悟。其实所有孩子都很善良,只是没多少机会去表达。


………………

脱甲西山神城隍庙联


刘瑞明

    西山神城隍庙位于脱甲西山村神山咀,建于清朝末年。当代儒人林芸樵集城隍辖下之八个土地庙名,撰成一联,至今为人传颂。联日:

    植七松以覆民,栗坡竞秀,梓木争荣,惟地有灵,庙貌新兴照瑞彩;

    驾九龙而布泽,冯煅咸沾,芭蕉益润,代天宣化,年锡永丰酿泰和。

    注:下加横线者皆为土地庙名。

负责人:当天营长

协助者:副营长、安全员

怎么去:公交车。在金井镇万家慧对面的公交车站坐车,往星驰方向,公交车往那个方向有两条线路,一条到双江,不能上,另外一条是去蒲塘的,这是我们要坐的车。

这是公益慈善活动,不是强制参加的营地活动,大家不愿意帮助这些老人可以不去。所有同学要自己打车票,车票钱由负责人安排人在路上收好。早会上请负责人按照下列格式发言:

【早上好,今天上午我们去金井镇敬老院陪爷爷奶奶说话,目的是减少他们的寂寞,请大家尽量分散开,耐心听老人说。不管他们说的话里能听懂多少,也要尽量看着他们的眼睛,听他们说,不懂就问。最好用手机将他们说的话记录下来。】

【我们主要要问老人年轻时的故事,那些最有趣,而且老人也记得最清楚。可能我们听不懂,不要紧,回来后我们再让罗老师解释一次,让我们了解那些过去的事情。】

【今天负责拍照摄影的是  [    ]  几位同学,这几位同学记得跟着不同的学生走,不要走在一起,请保证所有同学都至少留下两三张比较好的照片。尽量多拍集体照。回来后请将所有照片合并在一起,自己筛选出一些不错的,上传到微信家长群和营地网站。】

【执政团和公益慈善小组的同学请尽量分散开,带领其他同学多与不同的老人说话,尤其要多和那些只能躺在床上不能动的可怜人说,他们最寂寞。还有一些说话不清的老人,平时没什么人和他们讲话,要重点照顾。】

【我们请每人自愿捐一块两块钱,统一买一些香蕉,聊天的时候给每个老人一两支,他们牙齿不好,咬不动苹果。没有零钱的同学不用捐,收钱和买香蕉的事情由[    ]等两个同学负责。香蕉可能比较重,记得背一个背包去。】

【到了敬老院之后,我们要在十点半左右开始回来,请大家在走之前的路上将手机设置好闹钟,提醒所有人及时在敬老院门口集合,坐车回家。】

【问老人一些什么问题呢?

举例来说:

  • 请问您是那一年出生的?[想一想那时候我们国家历史上发生了哪些事情];
  • 如果老人有85岁以上,可以问这个 – 请问您还记得日本人打到金井的时候的事情吗?敬老院绝大部分老人是在抗日战争之后出生的,他们对于 “进食堂”,也就是大跃进,以及后来的历史就很清楚了,可以问一下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发生过的事情,包括文化大革命。
  • 可以了解一下那个时候的人吃什么,住什么样的房子;
  • 那个时候的孩子上学的情况,学习累不累,好不好玩;
  • 那时候的孩子生病了怎么办?治病去哪里,如何信迷信?迷信有效吗?
  • 老人自己读了多少书?学费是多少?认得多少字?喜欢读书吗?
  • 那时候吃什么零食?有什么玩具?
  • 看什么书?
  • 家里什么时候买了电视机?什么时候家里有了电?
  • 以前没有电晚上怎么照明?天气热没有空调电扇怎么办?
  • 没有电视晚上做什么?
  • 什么时候开始用液化气?在那之前每年要砍几次柴?
  • 以前我们这里看得到的动物,现在再也看不到的包括哪些?
  • 您觉得是毛泽东的时候日子过得好,还是邓小平的时候,还是现在习主席的时候?
  • 您现在对自己在敬老院的生活还满足吗?不满足的主要是什么?吃得惯吗?平时有人陪你说话吗?病了怎么办?
  • 需要我给您帮什么忙吗?
  • 要不要我们一起出去走一走?

[思考] 汶川大地震世界各国地区的捐款

以前没有看到过下面这几个数据,分享给朋友们看看:

汶川大地震,一些主要的“敌对国家”的捐款:
美国:50万美金;
德国:55万美金;
日本:450万美金;
越南:20万美金;

对比一下下面这些华人捐款
香港的数据没有
新加坡:40万美金;
大陆富豪:400万美金;
台湾:20亿新台币,
台湾民间捐款:26亿新台币

台湾加起来的捐款大概是世界所有国家捐款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