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母亲在抱怨家里的化粪池有问题,由于深埋在地底下,盖子揭不开,粪水没办法用来浇菜,而我不许用化肥,她很焦虑,在这个青黄不接的季节没菜吃,经常要去买菜,很不喜欢种田人要买菜吃的感觉。这件事启发了我写这篇文章,将我这两年学到的一些关于农村传统耕作方式中的各种误区和错误整理出来,分享给读者和学生家长。我不知道有没有能力劝六十多岁的母亲来改变她的传统种植方式,但也许可以帮助一些中年和青年朋友和家长节省种花种菜的精力,关键是如何让自家花园菜园变得健康。
大多数人回到老家,总会去菜园里摘点菜带回城里去,这是土菜,有营养,没打药,放心菜。但很少有人想着花点心思帮年迈的父母节省体力,不要在菜园里花那么多时间。很多老人在毒辣辣的日头下还在除草锄地,虽然用心,但其实完全不需要那么做也可以种出很高产而且健康的蔬菜,只是要打破他们大脑中几十年的固有思维方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听我来跟你说说,保证你也会大吃一惊,原来我们这么多年以来都做错了!
第一个错误就是:地不要挖也不要锄更好! 这个可能绝大多数人听到都会无法置信。且听我说原因。
在我们现代人出现之前,在农业出现前有人锄地挖地吗?没有。那时候的土地不肥沃吗?粮食蔬菜在那个时候都很低产吗?不见得吧。为什么现代人要锄地挖地呢?可以增加产量。在古代可以理解,但是现在我们并不那么饥饿,没菜吃也不会出大问题,现在重要的是能不能吃上放心菜的问题,产量倒是其次,所以我们应该适当转换一下种菜种庄稼的思路。
不锄地不挖地,那地不会变得板结了?不会。拿原始森林来说,你觉得森林里的地很板结吗?那里没人锄地 吧?好吧,你觉得原始森林太遥远,那就看看自家周围,翻开一块大石头,一般来说很容易发现蚯蚓的踪迹,大石头下的土壤是很松的,湿润,可能还有蚯蚓拖进去的枯树叶什么的。这下面是谁弄松软的呢?蚯蚓。还有其他的节肢动物、各种大大小小的虫子。所以,不锄地也不挖地并不会导致地变得板结。实际上,很多农田变得板结反倒是因为机械耕作的破坏行为。你觉得你妈妈的锄头抵得过无数蚯蚓的劳作吗? 不挖地,我怎么施肥?堆在上面吗?肥料不应该放在土里,埋在植物的根系下面才有效吗?如果是有机肥,堆在表土上面就可以了,不要以为这些肥料会永远留在表土上,时间久了这些养分还是会渗透到土里去的。有无数的细菌、虫子、菌类会来做这个搬运工,不用担心。如果一定要用化肥,那你挖一条浅沟,撒进去,盖点土就够了,没必要挥汗如雨挖地,除非你首要目标是减肥。当然不是说将肥料埋进图层深处没有用。而是说现在农村没有劳动力了,可以节省那份力气了。
不将地翻过来,我怎么除草? — 我们不除草!你没听错。我们不除草,或者说不用你的方法来野蛮除草。你觉得你除得掉吗?一年到头在挖地除草不觉得这里面有问题吗?不除草不是说草有用,实际上我们只是换一种方式除草。其实有些方式我们都知道的,比如说在菜地里盖上塑料薄膜就是一种很有效的防止杂草的方式,只是稍微成本高一些而已,大多数爷爷奶奶都不想这样做。办法其实还有很多,做子女的稍微花点心思就可以帮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很多忙。和塑料薄膜类似的手段就是在菜地上覆盖一层其他有机物,比如稻草、谷壳、秸秆、树皮、报纸、纸箱等等,将这些包围在蔬菜周围,就可以让土地不直接晒太阳,很多杂草就长不出来,即使长出来了也可能是黄黄瘦瘦的,容易清理。这样做还可以让土地变得凉爽舒适,地里的所有生物包括蚯蚓还有植物根系都会更健康有活力。你说除草费时费力,还是去废品站买些旧报纸,在菜地上盖一层更费力?在打米厂买一麻袋谷壳只要两块钱,如果你买十袋,才20块钱,可以帮父母节省多少精力!如果有树皮木屑,效果更好,因为本身可以慢慢被菌类转化为很好的有机肥,比报纸更持久,更省事。在国外,他们的木柴厂会将边角余料粉碎成手指大小的碎木块,卖给老百姓种花种菜,他们将这个产品叫做MULTCH,意思是种植覆盖物。
第二个错误 不要打虫
菜园有虫子?别急,等等,让蜘蛛、鸟、青蛙、瓢虫来帮你灭害,不要急着打农药。吃掉一点就算了吧,总比让你家孩子吃有农药残留的菜好。另外,尽量多种一点不会长虫的蔬菜吧,有很多是不会长虫的:南瓜、黄瓜、藠头、大蒜、冬瓜、丝瓜、黄花菜、马铃薯、红薯。。。其他的也多少想种点?可以,将这些不长虫的菜和会长虫的蔬菜尽量夹杂在一起,因为有些蔬菜不怕虫是因为可以散发一种除虫的气味,比如大蒜。其实即使不打农药,很少会出现菜园里颗粒无收的情况的。早晚那些益虫会帮你灭掉害虫,不要急。 可能不打虫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保护菜地里的益虫,包括地下的各种各样的细菌、蚯蚓、微生物等,可能菌类也会被杀虫剂伤害。要知道一块菜地是否健康长寿关键就是地下的这些生命,就是它们将植物不能吸收的材料分解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养分,将土地钻得透气,它们分泌的液体会将土地粘接成植物根系最喜欢的颗粒状。植物也是很喜欢也需要这些微生物和蚯蚓的,它们的根系会分泌出一种甜味液体,吸引微生物到它们脚下,帮它们的忙。有了这些小东西的帮助,植物本身的抗病虫害能力也会强一些,否则茎叶病怏怏的,营养不平衡,自然更容易被病虫害侵扰。植物也是生命,甚至有些还有感知能力。你动不动就用有毒的农药去对它,它能长好吗?没有任何一种作物或者植物喜欢农药。
上面这张图是解释如何堆肥,一般有三个组成:园土、青草、枯草枯树枝。每样三分之一。不要有油腻的剩菜。这些必须倒入到大鱼池里去。没有园土也不要紧。堆起来后浇水,然后盖上塑料布保持湿润。如果是比较大堆,每隔两个礼拜翻一次。
第三个错误 不要按照传统方式施肥
要不要施肥?随便!建议不施肥,除非施肥很容易很轻松。如果你爷爷奶奶要从化粪池挑尿桶去泼菜,最好这个危险的动作就免了。粪水并不是唯一的肥料,还有其他很多方法可以保持土壤的肥力,比如堆肥。可以在房前屋后准备几个地方来堆肥,不要有水淹的泥土地上,最好就在菜园附近。将杂草、厨房菜叶水果皮、树枝、枯树叶、废纸箱、泥土一层层堆在一起,盖上深色塑料薄膜,过几个月时间这些东西就会变成黑色的肥沃的有机园土。如果你家附近有没什么利用价值的空闲地块,比如水塘边,可以考虑栽一些速生灌木或者树,比如槐树柳树等,经常可以砍掉这些树的树枝来堆肥,这个不费事。速生树和灌木可以将大地的养分从深层带出来,滋养菜园的表层土。有些植物虽然看上去也是砍掉又很快长出来,但可能属于草类,根系虽然不能深入地底下将碳元素等带到土壤表层,不过也可以用来堆肥,只是水分比较多,变成堆肥就没多少料了,不如灌木和树枝等。 顺便说说我们老一辈人脑海中的一个普遍的错误观念,很多年轻一辈人也犯这个错误。就是以为化粪池里的粪水不及粪渣有肥效。其实错误,化粪池充分化开的粪水不再有臭味才是好肥料。这就是为什么比较正规的化粪池都有三级,保证充分化成肥水的那部分才会被拿去浇菜。 有些人可能会担心,不施肥土地会越来越贫瘠。这其实也是习惯思维方式作怪。我们身后的大山里有谁去施肥吗?亿万年过去了,也没见土地就很贫瘠对不对?实际上有些养分除了可以从土层深处带上来,还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比如豆子就可以从空气中捕获氮,这个我们都学过?豆子不是唯一具备根瘤的植物,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将那些具备这种能力的植物种一点在菜园里,就可以节省买氮肥的钱。
朴门 PERMACULTURE
说到这里要给大家普及一个新词汇 – 朴门。英语的原意是 永续种植理念。什么意思呢?就是让你的土地能够永远保持肥沃,生机勃勃,不会板结不会退化,不会成为盐碱地,不会减产,同时不要求很多人力物力投入,让大自然来帮你种地。其实就是和我们人类出现之前大自然保持土地肥沃的方式一样,现在要返璞归真。我上面说的几条就是属于朴门的理念。在英语里,PERMA 这个前缀是永久的意思,CULTURE 不是表示文化,而是一个后缀,表示种植。比如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就是 Kunming World Horticulture Exposition.
在英语中这个词 permaculture 很明显也是一个新词汇,古代的欧洲人并没有这个永续种植的理念,他们的农业和我们现在的农民一样,主要围绕着锄头、犁、尿桶、牛、马、灌溉、施肥、蓑衣斗笠这些开展。所以这个词的翻译 朴门 也是一个汉语词典里的新成员。我估计只有台湾、香港或者新加坡的人才能将这个词翻译得这么灵活有趣,而且没有失去本意。这也是中国大陆在翻译方面和香港台湾的差距,我们的翻译缺少情趣。
在西方国家,澳大利亚人倡导的 permaculture 理念已经开始走入千家万户的花园,而在国内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但是我相信很快会成为潮流,因为我们国家的土地更需要这样的绿色理念的滋养和呵护。 来看看完整的朴门是一个什么样的系统,包含哪些内容和原则:
OBSERVE & INTERACT 观察 与 互动 CATCH & STORE ENERGY 捕捉并储存能量(有点意思了?) OBTAIN A YIELD 收获 APPLY SELF-REGULATION AND ACCEPT FEEDBACK 自我规范,并接受反馈 USE AND VALUE RENEWABLE RESOURCES AND SERVICES 使用并珍惜可循环使用的资源和服务 PRODUCE NO WASTE 不产生废料 DESIGN FROM PATTERNS TO DETAILS 设计先从大局着手,再关注细节 INTEGRATE RATHER THAN SEGRATE 尽量整合,不要分散 [注意后面这个单词是作者生造的词,SE的前缀来自于SEPARATE 分散。在英语里,如果一个生造词很容易理解,是可以接受的。 ] USE SMALL AND SLOW SOLUTIONS 尽量采用小幅度的、缓慢的解决方案。这句话有些拗口,其实中文这样说更好:不要大刀阔斧来人为改造环境,尽量不去动你的土地,让自然来帮你的土地疗伤。 USE AND VALUE DIVERSITY 尽可能做到多样化 [一块庄稼地里尽可能多一些作物和植物种类会更让土地健康。] USE EDGES AND VALUE THE MARGINAL 珍惜那些微弱的不起眼的元素 CREATIVELY USE AND RESPOND TO CHANGE 对于变化要有创造性地去利用并作出反应
水系统管理 WATER SYSTEM MANAGEMENT
科学的水系统管理
不管是对于农业,还是人类文明,水资源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元素。这是一张很重要的朴门理念指导的水系统管理示意图。其核心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云南哈尼族种梯田水稻的理念来管理我们的农业和整个生态系统。这和海绵城市的基本原理差不多,就是让雨水尽可能在土地上多停留一些时间,让水渗透到地下,滋润下游一层层的庄稼、树木、花草、以及牛羊。按照这个理念,我们的一些林场或者花卉苗木场应该尽可能多在地势高处挖一些蓄水沟或者池塘。有了地下水的长期滋润,下面的树木花木都会更加健康。 上面提到的朴门设计首先要看大局,有时候指的是阳光日照,在水系统管理方面指的就是地势,要先看地势最高的地方在哪里,低一些的地势是怎样走的一条等高线。蓄水沟应该沿着这些等高线来开挖,这个好理解。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地势本来比较平缓,可能肉眼不一定看得准。何况地下可能是岩石,走势和表面的情况可能并不吻合。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地上长的植物来判断。地下有水的地方植物会比较茂盛,而且会生长柳树和苔藓等更需要水的植物。
在金井这样的山区地势变化大,比较容易判断合适的蓄水沟、蓄水池的地点。主要是需要有这样的理念。我们家的菜园子里就特意挖了很多小蓄水池。自从有了这些水池,干旱季节我种的海棠、银杏和蔬菜都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平安度过。以前没有这些蓄水沟保持土地的湿润,每到干旱季节,茅草等耐干旱植物就会在地里横行霸道,现在是垂丝海棠为王了。挖这些蓄水池后自然遇到了很多怀疑,包括我母亲,一直到现在她都想要将这些水池埋掉,觉得浪费地,哪怕她根本没有需要再增加一点点菜地。
永续文化 PERMANENT CULTURE
七十年代在干旱澳大利亚出现的这个词汇 PERMACULTURE 是表示 PERMANENT AGRICULTURE,就是永续农业种植的意思,后来人们开始将这个理念用来指导如何拯救人类文化,因此有人开始将这个单词表示 PERMANENT CULTURE,就是永续文化的意思。很有道理。我写这篇文章是给夏令营的活动作准备,因为学生在我们夏令营的所有活动都将围绕生态保护这个主题来开展,而如何呵护我们脚下的大地更是重中之重。我们保护大地也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保护我们的孩子。他们学习英语自然重要,而教他们如何保护养育我们的土地则更是对他们的未来负责。 我并不是刚刚才开始了解朴门,现学现卖,一直对这个理念很感兴趣。最开始回老家发展就是听到了内心的呼唤,想要为故乡的土地做点什么。虽然由于条件限制我目前做的还很少,但客人来这里可以看到只有我们的部分建筑屋顶是绿色的,种满了佛甲草、万年青等比较坚强的植物。我们有屋顶花园,顶楼有雨水收集池,通过滴灌管将雨水慢慢地引到楼下的花圃和锦鲤池。我们有两个屋顶大平台,等有了资金,会建设成屋顶温室花园,玻璃顶已经搭建好了。
每一期夏令营我们会教孩子种菜,如果季节合适,还会带他们去插秧,捉鱼。如果是寒假,可以看情况一起种树。以为只有春天才能种树?错啦。
总之,我的想法是让你的孩子不仅能在我们金井学到实用地道的英语口语,也能了解如何与脚下的大地融为一体,天人感应。想表示支持?转发此文就是最好的行动。
欢迎暑假来金井王家祠堂参加我们的乡村英语夏令营。详情请点击网页上方的菜单。
Permaculture is a design science. It’s a system that supplies all the needs of humanity – all the basic needs and all the intricate needs – in a way that also benefits the environment” 朴门是一门设计科学。它是一个能给人类提供全部需求的系统,包括所有基本需求,以及复杂需求。同时还能有益于我们的环境。 – 澳大利亚 Geoff Lawton 教授 [当今朴门理念的全球领军人物] 看你能听懂多少这段教授和他的学生的对话,注意有澳洲口音哦。点击这里 。
不要以为朴门只是针对菜园和庄稼地的学科,实际上中东和中国的干旱省市都请这位教授去指导过如何恢复植被,让黄土高坡变成绿色果园。如果有可能,你搜索一下这位教授的名字,可能能够找到一部纪录片,记录北方某省黄土高坡的植被恢复过程。我看到的是英语的,美国人制作的,不知道国内能不能看到。 “You can solve all the world’s problems in a garden” 在园子里,全球所有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 Geoff Lawton
修鸡舍
我建的第二个鸡舍与第一个建在菜园里的鸡舍不同,这个更靠近我们的旅馆,空间要小很多,但是也安全很多,蛇肯定进不来,黄鼠狼也别想进来。这样不用担心鸡蛋被蛇偷吃。旁边就是厨房,剩菜啥的都会优先这几只鸡。
孩子们到乡下来玩,可以帮我们喂鸡,不用担心脏了鞋子。
鸡舍大概是六平米大小,一米五的高度,一半有顶一半没有。为什么一半不要顶呢?部分原因是我没有找到合适尺寸的废弃钢化玻璃。另外我想让鸡能晒太阳,不想让鸡一辈子都呆在室内阴暗的地方。
已经架上去的顶是钢化玻璃的,就是上面图片上显示的立面这样的双层钢化玻璃,之所以看不见里面,是因为里面一层是镀膜玻璃,可以反射太阳光直射,这种能够反射强烈的阳光直射的镀膜玻璃对于维持鸡舍内的温度很好。这两块大玻璃,一块在顶上,一块在立面,都是我家窗户上拆下来的有破损的,正好废物利用。
看见右边那扇门了吗?那是我妈的嫁妆,一个解散的新婚大床上的一部分。我当年就是在这个床上出生的!看到这个床,竟然也能回忆起幼时的一些时光,主要是和妹妹在这个床上疯闹的情景,从被子的这头钻到那头,看谁快!
这个鸡舍门的下面是泥巴做的门槛,泥巴里面是没用的水泥渣。总之,尽可能废物利用。为什么用泥巴做门槛?省事。而且泥巴可以吸水,可以长草。
我们家一个邻居是做水泥砖的,一块只要两块多一点。我自己堆水泥砖,不用和水泥,很划算,效率高。事实上我做这个鸡舍不到一天时间就做好了。
里面也是有乾坤的。鸡舍地面目前是水泥底,我准备在上面铺一层菜园里的鱼池底下的塘泥,前两天母亲整理菜地清理出来的杂草我也准备全部堆放在里面,再挖一些蚯蚓丢进入,让它们吃掉这些杂草。然后在泥巴上面铺上一些废弃的木头、建筑用的模板废料等,保护蚯蚓,不让鸡将蚯蚓全部刨出来吃了。
有了这些杂草和蚯蚓,有了上面的阳光和雨水,就不需要清理鸡粪了。另外,有了不断生长的杂草,就会有虫子来,送入鸡口。泥土可以吸收雨水,不至于让鸡舍地面过于潮湿。
鸡舍里面一个角落我要围起来一点,放上沙子,给鸡洗澡,不让它们生病。
这个鸡舍里面有一个以前预留的大狗洞,直接通往餐厅,我准备用玻璃从里面封住,这样不至于让蚊子飞进来,同时鸡舍的气味也进不来,但是孩子们趴在餐厅地板上可以偷窥鸡的一举一动。从这张图看不出来,以后再给你们看看效果。
我本来想再增加一点复杂度的,就是在底下用塑料大桶做鱼池,鱼池上养鸡,鸡笼上方种菜。鸡粪掉落到鱼池里,给鲫鱼吃了,水被抽到顶上浇菜,并且经过菜盆里的小石子过滤之后一路增氧,流回鱼池。这样的小水泵大概四十来块钱一个,不太耗电。用PVC水管和弯头做,不贵。
准备第三期的鸡舍就做个这样子的。
我们家的菜园很大,大部分是多余的地。需要大家分工干活:两三个人用三齿耙挖地,最好挖深一些以便将底肥埋到底下去。一部分准备有机底肥。我们有一户村民养了不少牛和猪,他说购买一手扶拖拉机的牛粪大概100块钱,运费大概60块钱,需要我们大家自己将牛粪从他家的牛栏里挑上手扶拖拉机,然后卸粪,埋到挖好的菜地沟里做底肥。这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如果缺乏这样的勇气当然也可以用我家的手推车去拉粪。那样会轻松一些。我们有两台这样的手推车。
杀虫剂对有机蔬菜 PESTICIDES VS ORGANIC VEGETABLES
来说说杀虫剂和农药的问题。 我们有自己的大菜园,2013年我回老家开始就没有再用过农药,化肥也基本上不用。
夏令营开营期间,自己菜园里的菜肯定不够,就去周围邻居家里买,一般不会去镇上采购。邻居家的菜是自己吃的,不卖,基本上也不会打农药。即使老人们觉得无所谓,他们的孩子往往都会坚决反对打农药,因为会担心自己和自己宝宝的健康。要知道这些外面工作的儿孙们都盼着每次回老家吃点放心菜呢。孩子们在我们夏令营吃的稻谷也是我们从可信赖的乡亲家购买的,来源知道,他们在稻田里打过几次农药、什么时候打的我们也基本上心里有数,看得见。
你的孩子来参加夏令营之前,麻烦和他们说清楚,他们在我们金井这里吃的东西可能不可口,但会是中国最高级的食品!等他们到了我们这里,我会和他们讲一个关于桃花水母的故事,告诉孩子们这种古老的精灵如今出现在我们家乡,就是帮小朋友们将他们身上的有害物质清除干净的,他们一定要配合,要和这些精灵交朋友。
我们是一个乡村旅馆,以养生为经营目标,吃放心菜吃有机食品是我们的宗旨,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只要到我们这里住,我们就给你最健康的蔬菜和鸡蛋鸭蛋鱼。即使不是我们自己养的鸡自己种的菜,我们也会挑选那些真正的农家菜,买回来给孩子家长吃。这个原则永远不会变。
如果您家有老人,可以安排祖孙俩一起来参加夏令营,晚上睡在一间房里,老老小小都吃点好东西再回家。老人来,只要晚上给45块钱的床位钱,加点伙食费就够了,用不了多少开销。
空气污染 AIR POLLUTION 有害重金属可以躲开,那么将孩子送到我们夏令营来可以躲开空气污染吗?我不能说百分百躲得开,毕竟即使现在南极的大气都被污染了。但在我们金井可以躲开绝大多数有害元素,为什么呢?
松木小床
第一:我们的旅馆里极少看得到油漆的踪迹。我们的床都是实木的,连清漆都没有刷。我们房间里的柜子是特意用水泥板做的,绝对没有油漆,虽然不美观但很朴实很牢固更不会起火。墙壁是水性涂料,没有用墙漆。什么是水性?就是用水做稀释剂的涂料,而墙漆和油漆一样一般是用油做稀释剂的,所以味道刺鼻。市场上水性墙漆很少,也很贵。我们的墙漆是现场调配的,因为我以前在涂料厂做过,现场调配就不需要增加稳定剂之类防止墙漆在储藏过程中沉底变质的东西。所以我们的墙漆是百分百没有挥发物和毒素的,您来到我们旅馆摸一摸墙壁,会有些掉粉,也是这个原因,因为是水性的。当然我们也不会贴墙纸。 第二:我们想过部分房间铺设木地板,后来放弃,也是不想旅馆里出现甲醛这种东西。虽然瓷砖舒适性降低,但对健康有利。 第三:金井镇位于群山环抱中,远离城市的空气污染,家长送孩子来夏令营的时候闻一闻空气的味道就知道差别有多大了。长沙县的政策是北面以农业为主,我们这里原来也有一些乡镇企业产生污染,后来迁走到了新化等地,已经十几年了,生态环境明显得到改善。现在主要的工业是铸造和茶叶。铸造厂环保做得如何基本上还可以让人放心,起码没有看到大烟囱,金井是绝对没有工业烟囱的,也看不到天空有工业烟尘。这家公司实力还行,不是那种没有钱的小厂。
如果你看湖南的地图,会注意到湖南江西之间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脉,叫做罗霄山。井冈山就是罗霄山的一部分。我们的旅馆就位于罗霄山的西边大山脚下。身后就是绵延起伏的群山,帮我们过滤掉了很多城市雾霾和灰尘。
所以我们的旅馆标语写着:“青山洗肺、绿水排毒”。白鹭湖帮你洗肺,罗霄山给你排毒。
晚餐革命 DINNER TABLE REVOLUTION 这两天花了不少时间想夏令营的学生开餐的问题,主要在想孩子们的晚餐。因为目前对于下面几个基本观点大致家长和专家都形成了共识,只有晚餐还没有。这些形成了共识的包括:
早餐吃好,中餐吃饱,晚餐吃少。这句话我们听了很多年了,事实上也证明是有道理的。那些晚餐吃得多,喜欢吃夜宵的人身体一般都不好,高血压什么的基本上肯定早已上身。而一日三餐以早餐中餐为主的人身体明显好多了。学生和大人也一样。那些早餐吃得随便,晚上回家大吃特吃的孩子一般身体素质都不会很好,不是过胖就是过瘦。而那些家长用心做早餐、中餐也不敷衍了事的孩子身体更好。 还有一个观点,叫做“饿治百病”。大家参考这篇文章 。我前段时间发过一篇博客,说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发现绝食可以治疗糖尿病,是权威机构对“饿治百病”这个观点的一个验证。很多长寿道士与和尚的“过午不食”原则都印证了这一点。这个观点虽然很多家长还不能接受,或者甚至没有听说过,但是我不想花很多时间来纠缠这个问题,因为基本上不用再怀疑了。我们自己抛开偏见和传统思维方式其实也很好理解。我们的人体里有很多通道管道,多多少少都会被堵塞,因为现在的人很少运动,很少出汗,自然不会和宝宝身体里一样通畅。如果吃个不停,这些通道只会越堵越厉害。如果饿一阵子,这些通道负担减轻,就可以将这些垃圾排出去。很简单的道理。虽然孩子是长身体的年龄,但是现如今的孩子的主要健康问题不是营养不够,而是体内血管里、肺里的各种垃圾物质和有害重金属太多,需要趁早排出去。在乡下几天时间不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的。 现在的孩子很少吃粗粮和绿色食品,夏令营应该多给他们补充这方面的有机食品。这个家长们自然也是赞成的。住在城里的孩子没多少机会吃粗粮,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住在乡下,当然要吃好东西。比如红薯、南瓜等等。这两种都是不需要打农药也可以长得很好的,因为一般不长虫。以这两种蔬菜为代表的健康有机食品能够将孩子们身体里的有毒物质排出去很多,比如砷、铅、汞等等。有一个比较形象的解释:粗粮和绿色蔬菜含粗纤维素比较多,吃进去后可以将场子里堆积在肠壁上的垃圾刮干净。
有些家长可能有会有疑问了,一个孩子身体里哪会有这么多毒要排掉?这可不一定,你的孩子肯定会吃零食对不对,零食一般都有化学添加剂对不对?他肯定会喝饮料对不对,里面同样有化学添加剂。他们平常早餐如果是在路边吃,早餐里面说不定有病猪肉对不对?还有,你买的菜可能有农药残留,你买的鳝鱼可能是激素催生的对也不对?
你不想试一试将他们身体里的毒素排掉吗?
我可能勉强说动你了。那么,晚餐我想如何革命呢?
早餐中餐不能不吃饱,但既然大人可以做到晚餐不吃,孩子晚餐少吃一些应该可以吧?我在网上找了些这方面的国内外资料,整理出来,给家长们分享。
第一个观点,我认为:学生在夏令营的晚餐应该在五点钟之前吃完 ,让他们有四个小时消化,然后九点半钟睡觉,十点之前睡熟。平时孩子放学回家可能都六七点钟了,吃完晚饭估计最少七点,然后如果九点半上床睡觉的话,肚子中的食物只有不到三个小时消化,这对健康是不利的。请不要连这个也和我争论。如果你坚持孩子睡觉之前要吃东西,补充营养,我请你上网去查一查专家的指点再来争论。 第二个观点,我想让孩子们在这六天里晚餐不吃盐 ,加速他们的身体排毒。为什么呢?平时喜欢吃零食的孩子一般摄入的盐分比较多,超过了身体的需要。零食要保鲜,要做到可口,都需要足够的盐分。加上现代人口味相对都比较重,妈妈做饭可能不由自主宁愿多放盐也不想被抱怨太淡了。我们是湖南人,口味相对比较重,喜欢吃坛子菜,都是含盐很高的食物。所以身体里面大多堆积了很多盐分。盐分如果在身体细胞外体液里含量过高,就会将细胞里的水分“吸出来”(正确说法其实应该是 负压力 啥的…)细胞如果缺水,自然不能正常运作。干旱的身体系统没有能力将体内毒素和废物及时排除体外。所以减少孩子们身体里的盐分类似排毒,和多喝水是一个道理。第三,晚餐吃素,不吃荤菜。 关于五点钟吃完晚餐可能家长能够接受,晚餐不吃盐可能也勉强可以理解,但是不吃荤菜可能接受不了。且听我解释,我不是说学生平时在家晚餐也不应该吃荤菜,而是让他们在夏令营期间,这六天时间里晚餐只吃素。也许不一定很有效果,但尝试不同的营养搭配对孩子没有坏处,没有比较就没有进步对不对?你就肯定你给孩子安排的膳食是最优方案?这样做也许可能的确有些过,但是如果诚心想帮助他们的身体排毒,恐怕对这些十分恶劣的毒素轻手轻脚瞻前顾后是不够的。连续六天晚餐不吃盐不吃荤菜的排毒效果也许不会很明显,但也可能出乎意料,到时候早上起来看看孩子的气色就好了。我们的领队每天早上会给每个孩子拍一张照片发给家长。
参加夏令营的孩子除了在饮食上大力排毒外,还有其他重要的措施,包括多喝水,多出汗。我们的大多数客房都没有安装空调,就是这个原因。一旦安了空调,夏天孩子肯定会要求我们开,一开空调,毛孔就封闭了,他们体内的汗液就排不出来。即使不得空调病,也对健康不利。
了解一下什么叫做 过午不食 NO DINNER DIET
vegetarian
先别误解:我们不是要在夏令营提倡过午不食,只是让大家从侧面了解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道家有个养生提法叫做“过午不食”。道士们过了中午就不吃饭,每天只有早餐和午餐。外国人中也有先锋人士注意到了他们国家的饮食结构问题,改吃素,另外一些人提倡过午不食。你会发现在美国这个国家很奇怪,一方面他们一天到晚在播放减肥节目和广告,每天都有新闻节目在说这个国家的肥胖问题,另外一方面满大街都是肥人在走路。这些美国人中有一个其实我们很多中国人都认识,就是那个消失了多年的歌手李娜,那个唱《好人一生平安》《青藏高原》《嫂子颂》的实力歌手,后来去了美国洛杉矶,在那边做了尼姑,我第一次知道这个“过午不食”的生活原则就是从她那里知道的。国内外包括台湾的多家权威机构的研究已经证明了:素食者和节食者可以活的更长寿,节食可以治好很多疾病。这已经不容置疑。我在BBC等媒体上多次看到这样的报导,湖南的ITV上就有这样的纪录片。前段时间我还翻译过一篇文章,说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已经发现,节食可以重启人体的某种机能,治好糖尿病。
再次重申:我不是要参加夏令营的孩子每天只吃两餐。只是想告诉家长,晚餐应该是一日三餐中最不重要的一餐,而不是最重要的一餐。孩子虽然在长身体,但不能靠晚餐大吃大喝来补充营养。一个好妈妈好奶奶应该多花点心思在他们的早餐上,而不是带他们出去买两个包子当做早餐完事。
我自己其实也想做到尝试 “过午不食” 的养生理念,因为我现在大多数时间是个网民,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所以我需要 “过午不食” 来促进我的排毒或者说避免身体里毒素堆积,而且我已经不再长身体,饿点不会有什么不良影响。只可惜我有一个态度强硬的母亲,我要是那样做她会晚上睡不着觉,只好折中 – 晚餐我不吃肉也不吃米饭,很久了,没觉得有什么不好,晚上都是一觉睡到大天亮。没有发福,据说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
再拿美国人来举个例子。他们中午都吃得很随便,一般是一个三明治或者一份沙拉,而晚餐则经常出去下馆子,吃完开胃菜再主菜,最后还要来个甜点。那些甜点有些就是满满一大碗浓汤类的东西,我从不吃甜点所以也不记得用英语怎么说。其实肠胃虽然看不见,也和我们的胳膊腿一样,是身体的一个器官,肌肉组成的,也需要时间恢复精力,排毒,需要休息。
我们可能都注意到了,午餐过后都想犯困,这是因为肠胃在开足马力工作,大脑因此需要放慢步子。学生不要吃得过饱,大脑才有可能高效工作,学到知识,记住知识。 如果孩子习惯九点睡觉,那应该在六点之前吃完晚饭,留至少三个小时让肠胃消化食物,不要上床后肠胃里还没消化完,它们会堆积在肚子里,让一些有害细菌滋生,产生毒素进入血液,影响孩子的睡眠和健康。
线粒体 线粒体是我们人体细胞内负责将营养转化为能量的东西,它们将养分和氧气“燃烧”后会产生很多电子。科学家有一个关于线粒体的解释:如果我们吃得过多,这些电子就会堆积在线粒体内,有些会跑出来,对线粒体本身和身体细胞产生破坏。人的很多病就是这样产生的,包括人为什么会变老也和富余电子对线粒体的损害有关。吃得少的人比如道士都很长寿就是这个原因,他们的线粒体收到损伤的机会小得多。
有人可能会有疑惑,如果一个人只吃早餐和中餐,其他时间那么长,都不吃东西,怎么保持平衡?科学家说,我们就是要尽量让一日两餐相隔不太远,这样其他饿肚子的时间相对长一些。如果肚子饿,人体就会燃烧脂肪。如果肚子总是饱的,这些脂肪就不会有机会被燃烧,就会肥胖,脂肪会堆积在皮下,或者血管里。
除了晚餐不吃,有不少国内外专家还倡议蔬菜最好生吃,对健康更好。这个我们肯定要尝试,有些蔬菜就做成沙拉给孩子吃。 如果家长认同,请先给孩子做好思想工作,在我们夏令营,晚餐不吃肉的。欢迎大家留言,共同讨论。这是个大问题,我们不敢贸然行事。如果大多数家长坚持晚餐必须吃肉,我们也会听从家长的意见。
参考文章链接 知乎:[争论] 年轻人关于 过午不食 的减肥效果 (对孩子不适合,但是有兴趣的家长可以从侧面了解一下“过午不食” 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