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早上和一个忘年之交的朋友视频聊天。他问了我一个问题:你现在的生活中,有哪些部分是过得有创意的?Which part of your life do you consider creative?
我犹豫了半天,不知道说什么好。长这么大,这是第一次有人关心我这个问题,一下点中了我的死穴。
我暗自叹了一口气,本来是一个很向往创意生活的人,但现在的生活中没有多少时间是真正有创意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和芸芸众生一样,被生活的洪流推着走,一天到晚似乎都是在做自己并不擅长的工作,比如说挣钱,我离这个老人描述的那种创意生活,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远。
看看周围,其实大部分国人还不如我,大家都被周围没有创意没有梦想的同胞裹挟着往前推进,无法迈开腿跑步,也不能后退,不知道猴年马月就已经失去了生活的方向。
大部分家长都在焦虑,大部分学生都很讨厌做作业,大部分老师都不开心,大部分培训机构都说生意难做,家长学生都难伺候。。。虽然我逆流而行,从城市回到乡下,表面上过着很多人羡慕的日子,实际上还是到处要受制于各种限制条件,因为自己的情商和财商都很低。
问我关于创意生活问题的这个美国老人,他住在加州湾区的伯克利 Berkeley,这个小镇由于有了举世闻名的伯克利大学(准确说是加州大学的伯克利分校),整个城市和东海岸的普林斯顿小镇一样学术氛围浓烈。居民上街买东西,满大街都是大教授,收银台前面某个和气而幽默的老头说不定就是前几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我的这个朋友不是大教授,他只是伯克利成人大学的退休教师,他现在的身份是一个业余导演兼作家,偶尔还开设表演培训课,有时候他会自己出钱,租道具、租场地,请左邻右舍和朋友来演出一个小剧场短话剧,自己写的剧本,自己做预算,最后免费给大家表演。当然花钱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多。
他们的剧目不需要上报给什么宣传部门审批,表演活动不需要通知警察局。
从他这么一个美国加州普通市民的退休生活可以窥见这个小镇的整体文化氛围有多么轻松自由。事实上,在湾区Bay Area,即使是一个底层居民,比如公园里的流浪汉,往往也具有大格局大气魄。不仅仅是伯克利是这样,普林斯顿、波士顿也差不多,整个湾区能够孕育出那么多世界级高科技企业:苹果、谷歌、亚马逊、脸谱、推特。。。就和这种自由度密切相关。请注意我说的不是他们的整体素质,而是生活与工作的自由度。
美国社会制度的健全让很多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在中国绝大部分人都必须选择适应现实条件和生存。美国的自由让个性与才华很早就生根发芽。
其实现代社会,我们的下一代长大以后完全不需要为了生存而操心,他们现在学习的东西大部分是为了长大以后谋生和工作而准备的,可事实上,下一代不太可能还需要买房子,车子会变得很便宜,饿肚子的可能性极小,所以谋生对他们来说并不太难。
至于我自己,先揪住自己的头发,努力向钱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