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牛仔

1

洛杉矶有一个很有名也很有气势的教堂,叫做 The Cathedral of the Lady of Angeles,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翻译为圣母天主教堂。这个天主教堂给我印象深刻,因为很多好莱坞老牌明星和当地名人的坟墓就在这个教堂的最底下一层,请注意,不是在花园里或者墓园中,而是在教堂底层屋子里的几堵墙上,和我们在美剧中看到的那些法医工作的停尸房一样,一个个大柜子叠起来很高。

不过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个教堂的现代风格,在西方世界,这种现代风格的教堂的数量比我们中国人想象的要多很多。就和中国如今要建造一个斗拱飞檐的老建筑会很昂贵一样,由于预算的原因,西方现代社会如果想兴建一所教堂,往往只能选择没那么复杂的现代风格,包括基督教堂,以及佛教寺庙。

那么,这些人为什么不将亲人葬在宽敞的墓园里,宁愿男男女女一个个叠起来?不别扭吗?要知道,在中国农村比如我们金井镇,如果一座坟墓的八字口子正好对着下方一个坟墓的头,这个风水师是会被骂的。我父亲的坟墓就是由于这个原因被人破坏了几次,因为山坡下方的墓主人是一位老太太,她的后人觉得我父亲骑在了她的头上,很愤怒。

洛杉矶的朋友说,那些天主教徒宁愿叠在一起也要呆在教堂里,是因为他们想和主呆在一起,紧紧守在耶和华的周围。

对我们汉人和很多少数民族来说,这样的取舍有些不可思议,比如说蒙古族就肯定不会这样做,与大地为伴更重要,但如果是去藏民社区问这个问题,我估计他们会表示理解,甚至说他们有可能的话也希望永生永世守在佛的身边。

2

我们汉人基本上是没有信仰的,这样有好处也有坏处。一个没有信仰来约束和指引方向的庞大民族很容易被某某新出现的宗教,或者主义带向一个新的方向,从1919年到1949年这短短的30年时间里,中华民国迅速走上正轨,走向世界,思想繁荣,名家辈出,然后1949年又迅速左转,长着一身毛的国家机器带着四万万同胞横冲直撞,把老百姓糊弄得晕头转向叫苦不迭。

30年后,到了八十年代初,一个矮子老头又拉着我们朝右边跑,还号召大伙儿抱着一块石头过河。

前三十年倒退一大截,后三十年又飞得老高,说到底,就是国人没有定力,没有方向。

当我们没有远方的目标和信仰时,就不得不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吃,包括买房,包括赚钱,做各种山寨产品,但是我们极少有人会为了一些崇高的使命或者为了全人类去做一些需要投入很大的事情。

其实人都是有这种需要的,包括我们这些没有信仰的汉人,没有信仰不是我们的选择,而是上面不给百姓选择。当我们自认为自己有了一个崇高的使命时,比如那些红卫兵,就会做出一些惊天动地的需要放弃很多投入很多的事情。

后三十年里,中国人一旦没有了那些折磨人的各种红色口号各种打倒某某群体的目标,不需要每日祈祷,不需要花心思去考虑主的指示或者警告,花在劳动上的时间精力就多,所以我们有了经济上的腾飞。

3

我说山水学堂的使命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地球公民,一部分是基于类似的担忧。如果不将普世价值从小就放在价值观的大殿正中,那么这个价值观就会很容被这样那样的主义和风潮给占满,一个人就会很容易突破自己的道德底线去做事去做人。

在南宋之前,中华民族是尊重人性的,你看唐朝的那种人性张扬,尊重人性的中国人是有血性的,南宋过后,当我们不再尊重人性时,血性就被奴性代替了。

4

牛仔教堂是美国十多年前开始涌现的一种新形式的基督教堂,他将牛仔所代表的的西部生活方式和牛仔传统带入传统的基督教堂,因此受到很多美国人的欢迎,尤其是西部和中部地区,也就是牛仔的本部,比如德克萨斯州就是这种教堂的大本营。

在纽约和波士顿这种地方则没有牛仔教堂,因为他们是东部地区,开发很早,没有牛仔文化的遗传。

这种教堂的特色之一,也是他们吸引了很多教民的原因之一,就是这里更像是一个社交娱乐场所,这种牛仔教堂里有专门管理设备设施的牧师团体,有管理组织赛马竞技活动的牧师,也有专门针对年轻人青少年的牧师,给他们组织活动。

很多人从来不去传统的基督教堂,因为不喜欢冗长的布道,并且不喜欢被劝说捐款,还有一些人不喜欢教堂过于沉重的氛围。

这些美国的牛仔教堂里有乐队,演唱的歌曲更像乡村歌曲,不是我们平时印象中的宗教赞美诗。他们一般在布道之后会来到旁边的一个聚会房间,吃东西,交流。

在传统教堂,牧师肯定不会穿牛仔服,带牛仔帽。牧师们包括唱诗班都是一身白色长袍礼服,大家应该从电影中看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