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独立

前天我在厨房煮面的时候,邻居王大嫂站在旁边跟我闲聊,看到我煮面没有先做点汤,而是直接将面连带面汤一起倒进剩菜里面,搅拌一下就吃,感到很惊异,在她看来煮面要先做汤。我说这样不省事吗?面汤没有浪费,省了液化气的钱,而且节省了做汤的时间。

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个简单的生活习惯的差别而已,是小事,其实不是。

这样一件小事反映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对大部分人来说,按部就班做事很重要,生活的质量很重要,而对另外一部分人来说,如何节省做琐碎事情的时间很重要。

一般来说,前者居住和生活的房间都是比较整洁的,因为他们注重生活本身,而后者,比如我,居住和生活的房间是凌乱的,脏的,因为我们一有时间就前往了精神世界,而不是完善物质世界。

在你看来,煮面的时候,一定要先做面汤吗?还是认为,做面汤的时间可以减少就减少?这是一个自测题,可以看出你是什么类型的人。

生活本身最重要,还是生活之外的那个精神世界更重要,与最重要的家人朋友之间这种生活质量评价标准的差别,往往是决定一个人一辈子能否幸福的基石。假如你的生活中,所有人,包括住在一个屋檐下的家人都喜欢花很多时间买菜做饭、闲聊、打牌、喝酒、开车,而你偏偏喜欢安安静静地画画、读书思考,那么基本上你的幸福指数毫无疑问将为零。

昨天听完了严歌苓的长篇小说《一个女人的史诗》,就给人这样一种感觉:这个叫小菲的女人是一个生活在小格局里的话剧演员,一天到晚琢磨着如何把男人看住,她的悲剧就是爱上了一个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里的男人,他关心的是诗歌、真理、文学等等,这样的严重错位让这夫妻俩一辈子都是关起门来鸡同鸭讲话。虽然这个女人最终还是通过死缠烂打成功地守住了她的男人,但她一直没有得到男人的爱。

这样的家庭到处都是,喜欢说人定胜天的东方民族在谈婚论嫁时,总是忽视人性的差别,总是强调物质条件和决心。

邻居王大嫂看着我吃面,跟我说,你爹以前一个人住在老家的时候,也是这样,煮个鱼头,然后将剩饭倒进去一起煮一锅,应付着吃完一顿饭。我听完大吃一惊,因为我也是这样的,对于吃饭睡觉穿衣这些,怎么省事怎么来,没想到这也遗传了。

再一次对基因的影响力叹为观止。

要知道我十五岁开始大多数时候就住在城市里,一直到父亲去世,小时候吃饭睡觉穿衣,我们父子俩都是由母亲来安排的,所以我不可能是从父亲那里学到的这些生活习惯。

要是小时候有人告诉我、父亲,还有母亲,什么是基因,什么是思维模式、什么是人性,那该有多好!

我做山水学堂,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希望帮助一些类似的家长和孩子意识到孩子问题产生的根源,调整自己的人生设定,但可惜,大部分家长不太看重这些,总是强调孩子要有伴,要合群,要融入社会大家庭,至于自闭症和抑郁症,没罗老师说的那么严重,而且会好的,至于个性、基因和思维模式这些,并没你讲的那么重要。

所以,如果您想问我最近在做些什么,为什么山水学堂好像是雷声大雨点小,我的回答是,我最近在开始朝写作方面转变,我想以写小说的方式,来启发那些我想启发的读者,这样的话,开悟的物质成本比较低 – 不需要休学,不需要脱离原来的伙伴。

我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群体,一半是残疾的或者有心理疾病的成年人,另外一半是有个性的少年,我写他们如何在一个动荡的世界里,书写自己的人生。时代背景是明朝洪武年间。

对我这样个性的人来说,编制一个远离现实的虚拟世界,比起在现实世界里去谋划,要有意思得多。我想还有很多人也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