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菌类

经常用到的三个工具:

  1. 放大镜,用来看微观世界。
  2. 望远镜,用来看远方景象。
  3. 腰包,用来装各种标本、石头、小瓶子、昆虫盒等。🌸

望远镜有单筒有双筒,主要是用来观察不容易接近的鸟类,淘宝上买也不贵。

观鸟

由于生态的改善,长沙地区鸟的种类明显每年都在增多,最近这些年最明显的是两种我们最熟悉的鸟:

1. 麻雀

给学生的有奖问题1:麻雀回归到一个地方,主要是因为哪些东西的减少,或者哪些东西的增多?为什么这些东西重要?

2. 喜鹊

另外一种是喜鹊,这种鸟也消失了很多年,据我观察是2018年才重新回归,到了2019年数量增加了很多,也许超过一倍。

用望远镜看喜鹊筑巢是一件有意思的事。绝大部分的长沙孩子都没见过喜鹊窝,更别说正好在望远镜里看喜鹊如何用树枝筑巢。好比人类建新居,代表着繁衍、守护,与爱,还有对这片土地的信任。

估计喜鹊和麻雀才是这个地方的原始居民,我们人类只是后来者。

有奖问题2:中国传统文化里,为什么单单选择喜鹊作为一种吉祥鸟?如果中国要评选一种国鸟,你会选喜鹊吗?为什么?

3. 白鹭

体型比喜鹊更大的鸟似乎比喜鹊的适应能力更强,这种美丽的鸟儿在我们小时候似乎是不存在的,至少远远没有喜鹊乌鸦常见.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来到了金井镇.成为了稻田中不可缺少的景观.

有奖问题3:白鹭和仙鹤是什么关系?你更喜欢白鹭还是仙鹤?为什么?

4. 伯劳

大部分农村人都没听说过伯劳这种鸟,即使听说过,也不知道我们长沙也有。伯劳个子不大,但能吃老鼠蜥蜴,还有小蛇。记得我们以前小时候好像学过一课,说有一种鸟会把小动物刺入尖刺,然后撕食,说的就是伯劳。

5. 啄木鸟

啄木鸟也是我们小时候没印象,近两年才偶尔看到的一种鸟,估计也是和气候变化有关。它们不仅仅会在树上啄食虫子,也会在竹子上啄,发出很响亮的声音。但我目前没见到过。

6. 翠鸟

颜色鲜艳的美丽翠鸟同样消失了很多年,近几年又回归了,貌似和湖南地区的毒大米事件后,大量农田抛荒消毒等环保措施有关。不过截止到2022年,翠鸟的数量和八十年代初相比还是小了很多,和七十年代相比就更少了。

7. 鹰

如今大山里能见到鹰了,在长沙地区,大概是2021年回归的,和翠鸟差不多是同一个时间点,也和会爬墙爬树的树蛙是同一个时间点。但树蛙不是回归,这是新出现的外来物种,应该和气候变暖有关。

8. 乌鸦

似乎这两年偶尔听到过乌鸦叫,预示着这种消失了多年的鸟和喜鹊一样回到了长沙地区,但我至今没见过。这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小时候见到的那么多,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如今是近视眼,又经常不戴眼镜。

买放大镜时,我们买那种带孔的,每个小孩子带个硅胶手环,套在孩子手腕上不会丢,主要用来观察微生物、虫子🐛、蜘蛛网、植物的微观结构,不同土壤的质地组成等等。

其实也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大点的腰包,他们在路上捡到的各种标本、小石头、树叶等都可以随手放进腰包,比塑料袋和背包方便。鼓励他们收集,亲手触摸。

菌类 - 蘑菇

除了各种有趣的,丑或者漂亮的,香的或者臭的虫子,我们用放大镜观察的另外一种生物是菌类.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的促进自然循环的生物,在我们的地球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有奖问题6:菌类是植物还是动物?为什么?

3. 地衣

地衣不是蘑菇,地衣 [1] (lichen)是真菌和光合生物(绿藻或蓝细菌)之间稳定而又互利的共生联合体,真菌是主要成员,其形态及后代的繁殖均依靠真菌。也就是说地衣是一类专化性的特殊真菌。点击这里了解详情

有奖问题9:由于各种原因,很多本地物种消失了,比如中华草龟,而一些强势的外地入侵物种比如福寿螺变得到处都是.这种情况是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有奖问题10:真菌和细菌和藻类还有菌类有什么区别?

8. 苔藓

苔藓植物(Bryophyte)属于最低等的高等植物。植物无花,无种子,以孢子繁殖。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这是百度上的解释,你看,大多数人不知道地衣和菌类还有苔藓的区别吧?

苔藓是高等植物,而有点像的地衣是一种特殊低等植物,两者之间完全没有亲属关系.而菌类呢?则完全不属于植物,因为它们不产生光合作用.

那么这些生物有没有共同的故事呢?我希望同学们带上自己的装备,自己来发现.

有奖问题11: 苔藓和其他植物有什么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和地衣有哪些不一样?

9. 小溪

水边的小世界也是很丰富的,因为这里有阳光有水.还有水底的世界.所以到小河小溪中观察也是我们的一个重要活动环节.

装备

长袖衣长裤,因为山里有毛虫,最好有个帽子,因为脖子容易被太阳晒伤。这样的观察注重细致入微,需要在一个地方停比较久的时间,所以我们不会走很远,因此适合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