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鹰

中华雀鹰 - 赤腹鹰

消失了将近40年,老鹰又重新回到了长沙的山里面。今年是2021年,我第一次在徒步的时候,在一座山的山顶上,看到了刚刚振翅起飞的一只老鹰。

小时候偶尔会看到天上有鹰在盘旋,大概到了八十年代初期最多中期就再也不见了,彻底从家乡金井消失了。当然我是个读书学生,大多数时间在学校,可能这样的记忆并不太准确,但鹰从长沙农村上空消失几十年了却是事实。现在不到四十岁的湖南长沙人应该都没有看到过天上的鹰。

我对那样的景象一直很是怀念。

从80年代开始,农药和工业污染使得包括老鹰在内的很多鸟类消失,连麻雀都不见了,直到大概34年前才看到它们的踪影,喜鹊是三年前回来的,我一直想着,估计老鹰也会回来,结果真的被我猜中了。

普及一下,鹰属于BIRD OF PREY,意思是猛禽。在中国,所有猛禽都是受保护的动物,买卖猛禽是非法的,如果小朋友看到有人在买卖鹰,请报警,让我们来共同保护这些帮我们吃掉老鼠和蛇等害虫的大鸟。

鹰

现在乡下很少见到燕子,但是同样喜欢烂泥巴的看上去很高贵优雅的白鹭似乎没怎么受环境影响,数量一直不少,似乎我们小时候还没见过这么多的白鹭。

小时候麻雀是成群结队和蝗虫一样的,也少了很多。

翠鸟是和喜鹊一起结伴回到长沙的。

还有,给人感觉很低贱的乌鸦倒是至今没怎么看到。

什么是呋喃丹

听上去很洋气的一个名字是不是?其实这是一种剧毒农药,小鸟只要吃一粒就会死,而这只死鸟如果被其他动物比如鹰吃了,也很可能二次中毒而死。农村现在大多数不太用这种毒性过强的农药了。

呋喃丹 农药

麻雀等鸟类一度从农村绝迹就是这个原因。鹰是以青蛙等为主食的。青蛙主要生活在稻田里,那里是农药用得最多的地方,所以吃青蛙的鹰很快从农村消失了。八十年代人们没什么环保意识,所以只要高效,什么农药都敢用,导致大量动物从乡村消失。

好在现在它们开始回归,一方面和农民开始意识到农药的剧毒性有关,更重要的,庄稼收成在农民一年的收入当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大家犯不着为了多一点点收成使用剧毒农药了,毕竟这地里长出来的水稻和蔬菜很多还是自己要吃的。

那些种田大户如今是使用农药的主力,反正种出来的粮食他们自己不吃。一般他们会单独留一两块地少打农药,收割的稻米自己吃。

在金井,现在我们在村子里的私人农户家买稻谷,都会先问一下打了几次农药,如果打药超过两次,很少有人会去他家买。

70年代以前,人们很少用农药,我是童年基本上是70年代度过的,那时候的主要农药是无毒的石灰,化肥用的是氨水,所以那个时候山里水里到处是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一群麻雀可能有几百只。

后来八十年代每年可能会往稻田里打四五次农药。我小时候经常负责打农药,一般我每年负责打大约三次,因为要上学,父亲母亲估计会打一次两次,加起来是四五次。这种频率应该很普遍,后来湖南的有毒稻米大概就是这样形成的,我们自己也和那些消失的鸟一样,吃了很多年的有毒稻米。

虽然在乡下农民们对于控制使用农药的意识大大加强了,但不要以为如今所有农民都是这样想的。实际上在不少地方,尽管国家已经规定不许在蔬菜和果树上使用包括呋喃丹在内的几种农药,有些农民并未遵守这项规定,反正违反了政府也不会和国外一样抓你去坐牢。比如一些穷困山区靠种红辣椒或者红薯为副业,反正自己不吃,那就只考虑产量,毒辣椒毒红薯都卖给外地人。他们用农药毫无底线,我生活在农村,这种事情经常听说。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国家不许用,为什么还能买到这些农药?不太清楚。

所以,虽然听上去有些危险,我会让孩子们对农药是个什么样子,怎么用,当地农民如何打农药有个印象,作为项目制学习的一种体验,具体接触方式为:

  1. 在小溪边、稻田边寻找农药包装袋,看看农民们都使用什么农药,查资料,了解这些农药的毒性,是否合法。
  2. 调查,有没有农户在快要采摘蔬菜和水果,或者收割水稻之前,还在打农药。
  3. 蔬菜和粮食在储存环节,会不会进一步打农药除虫?。
  4. 要如何才能除掉蔬菜水果上的农药。

长沙地区的鹰是什么品种

鹰分三大类:最大的一类是 Accipitriformes ,这是学名。我们学过的几个单词 EAGLE 和 HAWK 其实在英语中只是Accipitriformes 中的两类。在汉语中这大类有对应的几个词,鹰、雕、隼、鹫、鹞、鸢。EAGLE 是鹰,HAWK 是雕,VULTURE 是鹫,FALCON是隼[隼就是猎鹰]、HARRIER是鹞、BUZZARD是秃鹰、KITES是鸢;这些加起来总共有225个品种。
第二大类是PANDION/鹗(这个比较少),和上面常见的鹰很不一样。
第三大类是Secretarybird /鹭鹰,也很少见,只有非洲有。

湖南地区的大多数是鹰,也就是EAGLE,不是雕更不是鹫或者隼,我们儿时看到在天上盘旋的叫赤腹鹰,英语叫做Chinese SparrowEagle,意思是中华雀鹰。其实这种鹰只有雌性才有赤胸(不是赤腹),雄性腹部胸部都是白色的。上图图片上写的是CHINESE GOSHAWK,是这种鹰的另外一个英文名字。下面的ACCIPITER SOLOENSIS 是这种赤腹鹰的学名。下面这只是雄鸟。

顺便介绍一下sparrow 这个单词,表示雀,麻雀是house sparrow,意思是家麻雀。

在外形上,鹰的主要特征主要是它的带钩子的喙。别的鸟喙都是直的,只有鹰是带钩子的,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样的喙方便它将猎物的肉撕碎,不需要将整个猎物一口吞下去。有些猎物太大,不可能一口吞。如果不能一口吞,它的猎物就会受到很多限制。

关于鹰的印象

我们平时对鹰的印象很多来自诗歌小说,射大雕是郭靖在草原上崭露头角的开始,那种大雕在我们南方没有的,因为它们相对体型比较大,而湖南山多,不适合它们活动。

武侠小说中还经常看到某某某一个鹞子翻身躲开暗器的描写,鹞是一种相对比较小的鹰,也主要在中原一带繁殖,我们南方山区是这种赤腹鹰为主,主要吃青蛙蜥蜴老鼠等,有时候也吃小鸟,但母鸡它们是拿不下的,所以母鸡可以保护小鸡不被老鹰抓走。

如果你搜索网络上关于鹰的介绍,可能会看到有人说鹰会重生,会自己抹掉喙,拔掉羽毛啥的,那是谣言

汉语里有一个词“雄鹰”,可能大部分中国人都认为雄鹰不仅仅是雄伟的鹰,也应该是雄的鹰,而不是雌鹰。实际上在鹰的世界里,雌鸟体型更大,有些甚至比雄鸟要大一倍。

鹰是候鸟吗?
有一部分鹰是候鸟,在秋季和春季迁徙。不同种类的鹰会在不同的时间开始迁徙。对鹰来说整个秋季都是迁徙季节,从八月到十二月中旬。有些鹰迁徙的路途比较远,有些近。那些计划长距离迁徙的鹰会早在八月初就开始出发,而计划短距离迁徙的鹰则要延迟很多日子动身。对候鸟来说,早点到达目的地就可以早些择偶,选择生活区,有更多食物,生存机会大很多。候鸟动身时身上的脂肪量也是很关键的,因为飞行时没多少时间进食,所以能量关键靠燃烧脂肪。

还有风也是一个不可测因素,因为强风可能会将鹰吹离迁徙路线,运气好则可以推着鹰往前走,节省它们的力气。为了保证迁徙路途安全,鹰会避免在大湖或者海面上飞行,而会顺着海岸线飞。

赤腹鹰

繁殖
一年中鹰会产大约五个蛋。雌雄鹰都会参与孵蛋,一般一个月后就会孵化。做窝也是雌雄鹰一起上。大多数鹰会终生守着一个伴侣。

维基百科上关于鹰的说明

网民的记忆:

关于鸟的二次中毒

死喜鹊

神海东青:初中时我特喜欢鹞子,一天在树林里发现了一个,正好他再吃刚捉住的鸽子,我的出现把它惊走了,我忽然想了个办法,从家里拿了些老鼠药(液体的)浇在了死鸽子上,本想那鹞子还会回来,结果他没回来,却来了一群喜鹊,结果喜鹊就到了梅了。一家伙毒死了30多只,现在还老后悔呢。对不起大自然呀。



清朝裹脚女人和她的小儿子

中国老照片:清朝小脚女人和她的小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