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每天和不同的当地人交流,线上和线下的英语沙龙形式都有。有不同的主题,包括美国当地风土人情、政治经济、世界风云,还有中国的文化、民风民俗、汉语等。这些当地人中有些是我们花钱请来的外教,有些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汉字感兴趣的当地人,算志愿者。
第二 每天使用美国当地的英语、科学、数学教材学习一个小时。
第三 积极参加当地的各种活动,包括周日赶集(自己也去摆摊卖中国货)、做礼拜、看戏、参加比赛、野营、参加各种社团组织的徒步、骑行等等。
第四 每天写作一篇日记,并翻译成英语,记住单词,朗读熟练,录音,成为我们的双语广播节目。
第五 每周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回来必须写观后感,用双语回答老师提出的十个以上问题,同样需要录音。
第六 每周组织一次到两次中美文化沙龙,一次在工作日的白天,面向不需要工作和读书的社区老人,一次是周末,面向学生和家长。
第七 每天看一个小时电视,主要是少儿频道,也有一些新闻报导和天气预报以及娱乐节目。
第八 轮流参加花园劳动和买菜,每次都由外教带着,出去买菜购物最多四个学生。
第九 有了一定英语基础的孩子将在当地小学插班读书,体验几周。
第十 利用百词斩等应用,加上大量英语造句、背诵的练习,每天分五次强化单词记忆。争取三个月增加三千词汇量,每天35个单词。
第十一 以学生的翻译和造句为素材,由罗老师进行语法知识讲解,然后做换词造句练习。
第十二 美国英国都有很多英语网课,我们会选择一些,在房间里或者院子里播放,学生可以自己决定看哪个。
由于学生每天的双语日记都会集中发在学堂网站上,所以家长们每天可以看到他们的成果和进步。鼓励家长在网站上给他们的日记写评语,最好也是中英对照,做好表率。
教材
尽量使用美国当地中小学教材。不过我们不会围绕教材来安排教学,我们的主要方法是大量实战,包括自己翻译、写作、准备发言稿、问题列表、录音等,各自自学为主,教材不会起到很大作用。
